呂坤,字叔簡,自號新吾,生於明世宗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卒於明神宗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寜陵(今河南省寜陵縣)人,萬曆二年進士,官至刑部左右侍郎。萬曆二十五年,因疏陳天下安危,遭奸人誣陷,遂稱疾乞骸,告老還鄉。從此閉門著述講學,二十年後謝世。死後贈刑部尚書。
呂坤為人剛介峭直,為官清正廉潔。一生不為貧賤富貴所纍,不為得失榮辱所睏。他說:“我身原無貧富貴賤、得失榮辱字,我隻是個我,故富貴貧賤、得失榮辱如春風鞦月,自去自來,與心全不牽掛,我到底隻是個我。夫如是,故可貧可富,可貴可賤,可得可失,可榮可辱。”(《呻吟語·修身》下引此書,隻注篇名)正因為他有著如此高尚的人生境界,所以,他不但為官能夠關心民間疾苦,敢於上疏直諫,在思想上也勇於獨立思考,敢於堅持真理。“人問:君是道學否?曰:我不是道學。是仙學否?曰:我不是仙學。是釋學否?曰:我不是釋學。是老莊申韓學否?曰:我不是老莊申韓學。畢竟是誰傢門戶?曰:我隻是我。”(《談道》)
呂坤一生,撰述過百萬,然稿多散佚。行世的隻有《呻吟語》、《去僞齋集》、《實政錄》、《交泰韻》、《陰符經注》、《小兒語》等等。他的著作,貫穿古今,見解精闢,篤實切近,適時濟用。因而,一書之成,“官吏士民鹹翹首跂踵急先睹之為快。”可見其影響之大。
本書是“上古版中華名著袖珍本”係列中的一冊,書中收錄瞭《呻吟語》這部古典哲學著作。書中除收錄瞭原文外,還附有注釋及導讀,便於讀者更好地閱讀理解。 本書形式新穎,攜帶方便,可供廣大讀者閱讀。
《呻吟語》是一位飽經人世憂患、富有人生經驗的儒哲以儒傢的中庸之道為立足點,揚棄釋道,衝破宋明理學的牢籠,獨闢蹊徑探索人生、思考宇宙的思想結晶。 序 呻吟,病聲也。呻吟語,病時語也。病中疾痛,惟病者知,難與他人道,亦惟病時覺,既愈,鏇復忘也。 予小子生而昏弱善病...
評分這本書來來迴迴差不多看瞭三遍,每一遍都有新的理解,有一句是呂坤吐槽當時的文人沒人好好做學問瞭,覺得好可愛。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仍然是這樣,迴看明朝,覺得他們還是更厲害一點,所以,把現在放在曆史裏,彆焦慮瞭。
評分“呻吟,病者也,呻吟語,病時疾痛語也。” 作者呂坤耗時三十餘年,完成《呻吟語》全書六捲,篇中涉及生命、修身、學問、治國、治道等見解及探討。引用序中一段概括“它立足儒學,積極用世,關乎治國修身,處事應物,言簡意賅,洞徹精微。” 對於這樣的國學經典,...
評分“呻吟,病者也,呻吟語,病時疾痛語也。” 作者呂坤耗時三十餘年,完成《呻吟語》全書六捲,篇中涉及生命、修身、學問、治國、治道等見解及探討。引用序中一段概括“它立足儒學,積極用世,關乎治國修身,處事應物,言簡意賅,洞徹精微。” 對於這樣的國學經典,...
評分這本書來來迴迴差不多看瞭三遍,每一遍都有新的理解,有一句是呂坤吐槽當時的文人沒人好好做學問瞭,覺得好可愛。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仍然是這樣,迴看明朝,覺得他們還是更厲害一點,所以,把現在放在曆史裏,彆焦慮瞭。
不要等到心灰意冷,纔想起看古書。。
评分不要等到心灰意冷,纔想起看古書。。
评分不要等到心灰意冷,纔想起看古書。。
评分讀過幾次,實在妙
评分不要等到心灰意冷,纔想起看古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