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之一,是1755年卢梭应法国第戎科学院的征文而写的论文。在性质上,这是一部阐发政治思想的著作,其重要性仅次于1762年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而在思想体系上,本书可视为《社会契约论》的基础的绪论。当卢梭同时代的一些哲学家把人类的进步设想为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时,卢梭却已发现人类历史发展本身所具有的两面性(进步与落后)和所包含的内在矛盾。他认为贫困和奴役,亦即人类不平等的产
首先要吐槽一下本书作者的论证方式,很多地方基本上是通过举例子和个人推理的方式去证明自己的观点,漏洞很多。举个例子,作者推崇野蛮人的美好生活,认为他们没有过多私欲带来的痛苦,除了自我保存的需要和自然的怜悯之情之外没有多余的感情。首先我们没有办法知道作者所谓野...
评分1749年夏,卢梭去巴黎郊外万森堡监狱探望被捕的狄德罗,路上偶见第戎学院征文公告——“科学和艺术的进步到底是腐蚀了道德,还是促进了道德?” 仿佛一道强光,卢梭浑身战栗、大汗淋漓、如梦方醒,仿佛突然窥见了另一个世界。 这一刻,改变了他的一生。 从此,卢梭坚定地站在了...
评分讲两个概念吧。 自然状态(state of nature):Hobbes认为自然状态下的人都是贪婪的,人们不择手段地保护自己的利益因而陷入了每个人对于每个人的战争。Locke则相信即使在自然状态下,人仍然是有理性来依据自然法判断是非的,当然有些时候他们有可能会有偏见。自然状态这个奇...
评分卢梭的书一向很难懂。《爱弥尔》是,《社会契约论》是,这本《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也是这样,而且在我看来,最后一本书给我带来的困惑程度要远远大于其他两本。以前在阅读他的其他著作——以《社会契约论》为例——的时候,总会一边读作者的论述一边结合现实的问...
评分【按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与基础(Discourse on the Origin and foundations on Inequality among mankind,1755)》是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的第二部作品,原本也是应第戎科学院征文而作。部分地,《论科学与艺术》引发的争论促成了这部作品。 ...
此书比社会契约论更为精致、透彻,尽管不乏堪称邪恶的愚蠢,却仍然奠定了卢梭不世出天才的地位。
评分他的前提是人不是社会性动物,社会是偶发事件。于是借学术之名批私有制,控诉社会的虚伪。骂是骂得很爽,但这哪是论文哪有严谨啦,就像个网络愤青把各个读来的见解按个人倾向同意/批驳一番。说不清的部分跳开,自相矛盾的就偷换概念,颠倒因果造个鬼畜理论来自我辩解。同样推崇无知无欲的自然状态,卢梭进退两难的囧态跟老庄的悠然自得不好比。
评分私有制是不平等的起源,有待商榷阿。一个人为什么不公正对待另一个人,这是一个问题,拥有权力的对比,以及不受惩罚的肆无忌惮,源自哪里?没有私有的意识,就没有权力的存在了吗?一个人就不会因为纯粹的兴致而伤害另一个人了吗?乐土已逝,无退路矣。。。
评分不管怎么看还是感觉不对。这一本的卢梭连论科学与艺术中巧舌如簧的气势都失掉了。前半本苦不堪言,后半本一马平川,本来把自然状态推到极端个人主义本身就是自作孽…到了论证语言那边已经是一塌糊涂。好在后半本顺畅很多 似乎读到现在的政治哲学理论 凡是从自然状态着手开始论证的对我来说都有这个问题,个人理解为前半部分是在证 后半部分是在写。卢梭的进步在于终于解除了我 从自然状态到社会状态是否毫无过渡这个问题 似乎比起霍布斯洛克 卢梭的进化过程尤为漫长 不过当然了 这一本的重点没有在契约上 不过总算知道了霍布斯和洛克给我的一蹴而就的感觉是他们自己理论的问题。 读的时候觉得各种矛盾读完想想又想不起多少。顺便阿伦特在极权主义的起源里面也从孤独开始论证 似乎二人最后都有朝极权走的倾向(按柏林说法)可以再想想。
评分看了一半觉得卢梭只是在愤怒的阐述在工业社会的一百万种死法。转念一想我并不了解那个时代的生存状态,查了一下,工业革命开始后的一百年里欧洲的预期寿命提升仍然极其有限,至于生活方式带来的主观感受恶化更是一言难尽。四代人的困厄苦难却换来今日的理所当然。我也曾经轻快而不屑一顾地讥笑过五毛口中的“这是必须的代价”,而同时我也认为工业革命是值得的。这是利益相关者站在时间之外剥离了感情共鸣而显得理性客观的,论断。I DIDN’T PAY FOR IT ANYWAY.三百年前的人们啊,你们既不伟大也不坚毅。你们和我一样贪图享乐而忙于生计。你们只是十分不幸,生在那个垦荒的年代。但是生产力是值得欣慰的发展了,他们甚至断言那就是人类的发展方向。 如果历史不是人本位的,那么结论只能如此。我非常讨厌这样的结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