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汝珍(1763?~1830?) 清代小说家。字松石。直隶大兴(今属北京市)人。曾在河南任县丞。一生多在江苏海州生活。他博学多才,读书不屑于章句帖括之学,如对壬遁、星卜、象纬、篆隶之类,无不博涉。对音韵之学,尤能穷源索隐,心领神悟。他是一个有社会理想,憧憬新生活的落魄秀才。著有《镜花缘》、《李氏音鉴》、《受子谱》。
中国古典小说在其长期的发展演讲过程中,逐渐形成门类众多、各具风貌的特点,其中神怪小说以独特的取材和表现形式,显示了中国古典小说的缤纷内涵与奇丽风光。
《镜花缘》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中内容最奇特的一部,当代学者称之为“杂家小说”,国外学者评为“熔幻想小说、历史小说、讽刺小说和游记小说于一炉的巨著”。作者描写了100位聪慧绝伦的女子形象,体现了要求男女平等、反对压迫妇女的进步思想,书中更发挥旬描写了海外各国形形色色的风土人情,全书诙谐幽默,妙取横生,种种异闻趣取事脍炙人口,长期流传。
從開始到結束,一百回,我看了兩個月。工作忙碌是一個原因,另外它也不是本容易通讀的書,頗有些地方要費神去看,不然就沒多大趣味了,像書中講的很多藥方,作詩詞,琴棋書畫,還有建築。從駁雜上來講,這書很有點紅樓夢的味道,但還是差紅樓夢很多,故事有點粗糙。
评分读到最后,我突然想到章学诚。这位当时颇有些离经叛道的文人,写得一手流畅的八股文,并以此作为表达其独特思想的工具。他知道这些“章句之学”将置人于死地,他甚至恨透了这种章法,然而这却是他唯一的表达方式。 李汝珍也大抵如此。 唐敖林之洋游历一段,千奇...
评分近來諸事繁冗,身心俱疲,心神頗有些散滯。想來是曠逸怡情之夙願,近日又重讀了李汝珍之《鏡花緣》,所思所得,亦足慎終追遠、澡雪精神!閱盡滄桑,復觀塵寰,又何戀塵世炎涼之世態、爾虞我詐之光景?《鏡花緣》唐敖之女唐小山尋父至小蓬萊,唐敖業已成僊,不願再返塵世,寫下...
评分前四十回是天朝版《格列佛游记》。 作者是个能人,韵学经书史鉴回文诗中药方子啥都会,只恨清朝没有知乎。前半部分有意思,唐敖入山之后就可以结束了,后面情节俗套又无聊,过分的巧合,一到紧急处就有神仙来救,那我还看个什么劲儿。 后半部分是画虎不成的《红楼梦》。 要...
评分王母圣诞,众仙齐聚昆仑山庆贺。 百花仙子与嫦娥就百花齐开一事产生争执,终决定若百花得以齐开放,百花仙子必贬至人间,或为广寒宫清扫庭院。百花仙因麻将费心经营数日,其部下接到人间帝王——武则天的命令,让百花齐放。时间紧迫主人未归,仙子部下遂私下命令,让百花违花时...
天界宫斗一笔带过,唐林多九公下南洋奇古阔大,显然全书华章;小山寻父虎头蛇尾,闺臣赶考不过罗列名姓,书袋掉得厉害,百位女学霸独有紫芝串场颇显声色;至于拥唐反周阵仗草草,取法封神演义,只得杨家将传奇的水准。百花仙子下凡尘这样人物众多的题材,落在笑笑生、方寸光手中,又会是何等光景?!
评分后半部分跳着看的
评分頭五十回描寫唐敖遊海外的歷程既驚又奇,女兒國一節完全可充當論文研究文本,結合全書整理當時的女性觀。可惜到約六十回至九十幾回都寫得慘不忍睹,作者誤會了詩文與小說的體裁之別,花了二三十回舞文弄墨寫閨閣之樂,劇情毫無寸進。 另一方面,李氏生於樸學鼎盛的乾隆時代,寫的是武周的事。文中引典多取春秋漢晉,偶借玄宗典時則推說鬼神之兆,本無不可。但在譴詞、風俗、禮制上則似未有自覺,諸如紮腳之風、科舉之制云云;或時引《西廂》而非《鶯鶯傳》,有心者也可繼續研究。
评分前半很好,后半有点乱啊
评分海外一段很有趣,我发现小的时候看过的故事一定是对该书的抄袭,或者说是该书的现代文版,某个孙爷爷写的。作者无疑杂学上很有造诣,音韵谜语算学占卦随手即来,虽然我看不懂。。。这一块也很有意思。我硬着头皮翻完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