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坚,著名的“故乡诗人”,1954年立秋生于昆明。14岁辍学,在故乡闲居。16岁以后当过铆工,电焊工、搬运工、宣传干事、农场工人、大学生、大学教师、研究人员等。其间曾漫游云南高原及中国各地。20岁开始写诗,25岁发表作品。曾与同学创办银杏文学社。与诗人韩东、丁当等创办《他们》文学杂志。另著有诗集《空地》。第三代诗歌的代表性诗人,以世俗化、平民化的风格为自己的追求,其诗平易却蕴深意,是少数能表达出自己对世界哲学认知的作家。著有长诗《零档案》及杂文集《棕皮手记》等。
《暗盒笔记》是著名“故乡诗人”于坚的思想片段的集合。作者漫步于中国大地和世界各地,去观察和描述被浮躁的工业化社会视为庸常乃至落后的日常生活,在平凡的生活中,作者发现了真正的美,发现了生活之诗。表现了一位清醒者,一位坚守自己的创作立场和写作初衷的诗人,其敏锐的感受力,其细腻丰富的心灵,其作为社会良心的悲悯情怀。
中信出版社,于坚,《暗盒笔记》。这也许是我2006年读到的最好的书了,可惜我说不出他的好,也说不出他的坏,要不就是定价贵了些?RMB:38.00元,也不算很贵,要是和一本畅销书,一本行动成功学,一本明星写真比起来,它倒是实在许多,值得买,值得读,也值得藏。他大概就像是...
评分柔情的行走 ―――《暗盒笔记》看后 图像是世界的“皮肤”,下面存在深不可测的世界。 于坚的《暗盒笔记》,作为一位诗人的行走与记录,是双重性的,一为图像,一为文字。当然这中间也存在一点点忏悔:“写作是个人的事情,但摄影...
评分屎意突然来袭,顺手抓了一本书,就是暗盒笔记了,写的是作者拍摄的照片背后的故事,我不禁想起了在首都剧场门口发传单的经历,当时一个同学帮我拍发放的经过的照片,一对戴眼镜的年轻夫妻(或者是情侣?第三者?),向我们走过来,拉长了调子,好似宫女和太监,质问我们,你们...
评分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日常生活 照片创造了生活的假象,生活并不只是一个瞬间,生活是历史和现场,是延续不断地在空间中的种种事情、状态,是被镜头切断的无数的生活场景,是这些人在画面中看不见的一秒以前或是以后的生活。 看了这本书是因为它的封皮以及它的名字还有作者于坚写...
评分序 一幅图片是一个时间的遗址。这里保存了某些记忆。由此我们可以进入回忆,并说话。被拍下的瞬间并非世界的结束,而是世界的开始。瞬间的记录,它是一个入口,由此而去,思之路开始。图片不是世界的终结之处,而是开始。我们来到一幅图片面前,就像面对荒野,它可以把我们领...
有空试着写一下,hiahia
评分无关摄影技巧。是对世界的看法和视角。值得人思考。
评分没法更爱于坚,如同没法更爱自己。我们浑然一体,宛如一人。
评分无关摄影技巧。是对世界的看法和视角。值得人思考。
评分动人的照片其实不多,而且有的层次感不强,文字还成,只是副标题……太无厘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