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套版本的一篇美文 -- 在最好的時候相遇
在我念大學的上世紀八十年代,上海譯文齣版社印行過一套泰戈爾詩(及散文詩)集:吳岩譯的《吉檀迦利》、《情人的禮物》、《流螢集》、《園丁集》、《茅廬集》、《鴻鵠集》,鄭振鐸譯的《飛鳥集》,湯永寬譯的《采果集》、《遊思集》。這九冊小書,是林林總總泰戈爾譯本裏我最心愛的,這除瞭一些特彆的因緣(如《吉檀迦利》是我的第一本泰戈爾、《流螢集》是“愛者之貽”),書品之美也很重要:它們開本窄小,又大都百多頁,小巧雅緻;尤其王儉設計的封麵,素淨的底色,中間一幅小圖案,清麗而又不驚不喧,甚是可人,且與泰戈爾詩歌的格調十分相配。那時買過的其他齣版社的泰戈爾集子,也有裝幀不俗的,如人民文學齣版社的《新月集》(鄭振鐸譯),齣自古乾之手的封麵,銀色底,黃色新月與桔紅山川抽象圖案,彆緻可賞,但總不如上譯這套的縴巧清雅。以至像《采果集》,我在大一已買瞭江西人民齣版社“百花洲文庫”版本,到大四時見到上譯版,雖然同是湯永寬所譯,但因為實在喜歡王儉的裝幀:一片濃綠,中間錯落一堆鮮黃淡綠的小果子——又重新買瞭。
每次與這些薄薄的舊書相對,心裏都會泛起溫柔而珍憐的輕輕愛意。在泰戈爾那裏,愛,更多是宗教之愛;情人,通常是對上天、自然和精神的真摯呼喚。所以我也應不怕肉麻地說一句:泰戈爾,是我深深受惠的“青春情人”;這批精緻的小書,就是“情人的禮物”。
可是,這“情人”又隻屬於大學四年。此後,雖然齣於對舊愛的紀念,也還繼續買他的書,但我之心境、彼之麵目雙雙不復矣。前者,我聚書不喜重復,惟有泰戈爾反復買過不同的譯本、版本,畢業後買的有謝冰心譯《吉檀迦利》(人文社)、石真譯《采果集•愛者之貽•渡口》(湖南人民社)等——卻也僅此而已,我再沒有真正讀過他。後者,是再沒有遇上那麼好那麼閤襯的書品,九十年代買到仍是上譯齣版的《金船》和《孟加拉掠影》,但裝幀者換瞭,封麵黯然失色,像時代一樣頹敗下去;而原來那套竟也沒有見過再版重印。
一切戛然中止。
也並不是今是昨非式的拋棄。每次摩挲,仍喚起昔年悠悠的感動。那份情意,長伴心底,無從背叛。——但亦不能做更多瞭。
在適當時日自然的來、自然的去,仿如一個小小的神跡。那種溫和、寜靜、清純、素樸,就是上天賜給我的詩書生涯的。與此後無關。
並將永遠隱居於我心深處,混和著滿足的感謝、失落的惆悵。
——這是怎樣的一種情感呢?
選自:《“書架之南”第一輯:泰戈爾》 作者:瀋勝衣
發表於2025-02-23
采果集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書評影評樂評等等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當然這些都沒什麼門檻,但做好瞭都不容易。比如隨便拉齣一個緯度:作品和作者的關係,這就已經是一門足夠開幾個博士點的學問瞭。簡單闡發一下:有人主張人文閤一,有人主張人文分離,更多的是在這兩個極端之間選擇一定的調和比例。 除瞭...
評分讀這本雙語詩有一段時間瞭,像基督徒眼裏的聖經一樣,它每次都能給我帶來內心的平和和寜靜。喜歡泰戈爾的詩,因為每次翻開書頁就像進入瞭另一個世界,讓我感覺身處無人之境,讓我能靜靜地思考,讓我看到這個世界的美麗。 我不知道這些詩是不是像傳統詩句一樣錶意深刻,可能是...
評分書評影評樂評等等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當然這些都沒什麼門檻,但做好瞭都不容易。比如隨便拉齣一個緯度:作品和作者的關係,這就已經是一門足夠開幾個博士點的學問瞭。簡單闡發一下:有人主張人文閤一,有人主張人文分離,更多的是在這兩個極端之間選擇一定的調和比例。 除瞭...
評分泰戈爾的作品彌漫著一種恬淡、靜謐、飄逸、肅穆的意境,如珍珠般閃耀著深邃的哲理光芒,讀來發人遐想,讓人陶醉,其中蘊涵的精深博大的人生哲理啓示,總能令人感受到一種振奮人心和進取奮鬥的精神鼓舞,在喚起人們對大自然、對人類、對世界上一切美好事物的愛心的同時,也啓示...
評分(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我看書時看到喜歡的段落時會摘抄下來,不過現在是敲鍵盤。) 我感到所有的星星都在我心裏閃耀。世界像一股洪流湧進我的生命。繁花在我身體裏開放。大地與江河的全部青春活力,像一縷香煙在我的心中繚繞;世間萬物的氣息吹起我陣陣思緒,宛如吹奏一支長笛...
圖書標籤: 泰戈爾 詩歌 外國文學 詩 文學 印度文學 湯永寬 采果集
代標英文原版。泰戈爾文字恬美靜謐,詩中有宇宙星辰,有山河大海,有禪意,有熱情,有詩人自己。
評分饒恕敵人是一種巧妙的報復方法
評分閱讀器上讀完的。每次清理完總要重新下載來。
評分非常美
評分代標英文原版。泰戈爾文字恬美靜謐,詩中有宇宙星辰,有山河大海,有禪意,有熱情,有詩人自己。
采果集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