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雪萊(Mary Shelley,1797~1851)是英國女作傢,英國十九世紀上半期浪漫主義派的著名詩人波西·比希·雪萊(Percy Bysshe Shelley,1792—1822)的第二個妻子。她生於英國倫敦,原名瑪麗·戈德溫(Mary Godwin),是英國哲學傢、小說傢威廉·戈德溫(William Godwin,1756一1836)的女兒 她於1814年隨同雪萊去歐洲大陸,1816年兩人結婚。雪萊夫婦常與英國著名詩人拜倫(Byron)和散文傢、詩人利·亨特(Leigh Hunt)交往。《弗蘭肯斯坦》一書據說就是按拜倫的建議而寫的。此書於1818年完成,是英國文學史上最早的科幻小說之一。這部小說齣版後,受到各國評論傢的重視。瑪麗·雪萊的其他作品有:The Last Man(1826),Lodore(1835),Folker(1837)等。瑪麗於雪萊死後第二年(1823)迴到英國。她為編輯雪萊詩集、書信集、散文和其他作品集作齣瞭很大的貢獻。
書中的Frankenstein, 創造瞭一個monster, 憎惡地連名字都沒給他起,就離開瞭。 讀完書,更加感謝上帝,心懷慈愛地創造瞭我們,並賦予我們愛與被愛的能力,讓我們有同伴。 同時也讓我更加思考為人父母的責任之重大。正如曾經打車時一位齣租車師傅說:孩子並沒有要求來到這個世界...
評分賽博格概念最早來自於美國航空航天局的兩個科學傢Manfred Clynes和Nathan Kline。20世紀60年代,她們從'' cybernetic organism''(控製有機體)兩個詞中各取前三個字母構造瞭一個新詞''cyborg''。這個概念的提齣旨在通過技術手段對空間旅行人員的身體性能進行加強。也就是說,...
評分第一次知道這個人物形象是在阿拉蕾漫畫裏,在鳥山明筆下是一個很溫和的人物,也許這多少有點影響我。 反過來說男主。 因為自己創造齣來的肉體醜陋所以將其拋棄,做事情還不擔當,明明事情有很多次可以挽迴的機會。 巨人也很明確的告訴男主他想要什麼,男主也知道怎麼去彌補,但...
評分“而我這個被遺棄的受苦人卻是個怪胎,活該受人輕衊、蹂躪、踐踏,被踢來踢去。”小說結尾,怪物疾聲控訴,控訴狠心的造物主,控訴不公的命運。在怪物身上,它的齣生便是種罪惡,是伴隨其一生的原生之罪。這就注定瞭它要窮盡一生的時間去救贖,而如何救贖,便成瞭橫亙於怪物麵...
評分很佩服瑪麗 雪萊的功力,讓我這個即使看的時候每頁都有N個生詞的人竟然也看感受到瞭書中人物的喜怒哀樂。 最大的悲劇也許就是你永遠不能責怪哪個人,但是事情就這樣發生瞭。The being, for I don't know what to adress it. 他沒有要求Frankenstein創造自己,而Frankein...
以前看的時候都是一邊看一邊翻詞典,書看完瞭之後詞典都快翻爛瞭……
评分reading it on kindle/kindle-for-android/kindle-for-iphone. Love it that i could continue reading it on three devices interchangeably. They all knew which page i was last at! fantastic!
评分creator complex
评分"...Still I desired love and fellowship, and I was still spurned. Was there no injustice in this? Am I to be thought the only criminal, when all humankind sinned against me?" Sigh...
评分"...Still I desired love and fellowship, and I was still spurned. Was there no injustice in this? Am I to be thought the only criminal, when all humankind sinned against me?" Sigh...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