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1898.11.22—1948.8.12)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912年入高等小学,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2月写的《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
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他是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这时还写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
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烩炙人口的名篇。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这一时期曾写过
散文《语义影》。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北京解放前夕,患胃病辞世。
发表于2024-12-22
经典常谈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朱自清先生,一直以来总以为朱先生散文是写得最棒的.没想到前些时候逛书店,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买了朱先生的这本<经典常谈>,一读吓一跳,原来先生的对小学的研究亦是灿灿然啊. 一直以来读先生的文章,从<背影>到<欧游杂记>,每每被先生那种平实的语言所感动.就如标题所言,先...
评分本书偏向学术性较强,文章提到的素材很丰富,足见作者的深入了解功力了得,但对于普通休闲的读者来讲,感觉看得有些吃力,需要些时间慢慢消化。 不过让自己对经典古典文学有了深一层的了解。如果同样对经典有兴趣,不妨先通过这本薄薄的书先给你一个大概介绍,然后再慢慢深入是...
评分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912年入高等小学,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 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1925年8...
评分四大文明古国里边,中国是唯一不必冠之以“古”的国家。这是因为,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除了当时的区域与现在存在相似之外,其他的一切,人民、语言、文化都已经没有多大关系了;而中国却是一脉相承,语言、文字、文化都是在继承中有创新、创新中再发展。现在的埃及人、...
评分中学时代,学过朱自清的几篇散文,譬如说是《背影》、《荷塘月色》,我就想我再也不会再去读他的文字了。感觉他这人甚虚伪,甚迂酸,且名不副实。 现在居然又要读他的书了,但是这次感觉却是,也许、可能他是个顶有趣的老头儿。 首先要说的,当然是朱老师的语言。 记得在《...
图书标签: 朱自清 国学 经典 文学 中国古典文学 古籍 随笔 文学评论
朱自清先生在这本小书里不仅讲了传统意义上的经典——五经四书,而且讲了历史的经典《春秋左传》、《战国策》、《史记》,以及诸子的经典,辞赋的经典,诗的经典,文的经典,简直是一部小而精的经典学史。他的目的在于使年轻一代了解整个传统文化,造就通才。书中的语言极其地通俗,而条理又是那样的分明,留心的读者不仅会感到经典流变的基本脉络,更会学到做学问的一般方法。
原想国学入门一下,看了之后却不得不说,阅读经典之前,首先要考虑成书几时?何人所著?佚失和补遗多少?后人又通过自己传道需要修改多少?为了能够流传又修改和丢弃改编多少?断章取义从孔老先生自己开始呢。其实我朝确实是一个文化大国,可惜毁于马毛邓的一厢情愿。不过不要紧,这是常理。
评分说的还是略微笼统,碍于篇幅
评分叶圣陶先生评论《经典常谈》时,称其为“一些古书的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导言”,我看此言差矣。这就好比八九十年代兴盛一时的果珍,浓缩归浓缩,到头来亦需清水稀释。学生若真想从此书里品出些滋味来,必当具备如水之诚心,如此才能尽融其精髓于自身。只是学生若真能做到如此地步,恐怕也无需为师者多费心思了吧?
评分简单的介绍,更有兴趣了
评分大二
经典常谈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