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考古發掘工作的迅速發展,佛教梵文文物的發現越來越多。考古研究工作者遇到這灰文物卻如讀天書、茫然不知其義,踏頗鐵鞋,卻不得其解。我們知道梵文是印度的古文,懂得的人不多,加之這類文物的字體與現今所習見的字體不同,故這些東西瑞在在中國很少人能讀通,這對我們研究這類文物應該說是一個障礙。
本書是作者近年來所完成的一項大工程。明永樂大鍾重46噸,內外漢梵佛教經咒銘文23萬,其中梵字5000有餘。《永樂大鍾梵字銘文考》的完成使近600年的佛鍾銘文第一次得以解讀,讓讀者一睹其奧秘,這不能不說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
北京大鍾寺有一口明永樂年間姚廣孝(道衍和尚)監造的巨鍾,俗稱永樂大鍾。鍾體內外遍鑄梵漢經咒,有詩形容為“此鍾身被蓮花篇”,十分形象。隻是這“蓮花篇”到底是何篇,明清兩代似已無人能夠說清。有說“內外書《華嚴》八十一捲……書《金剛般若》三十二分”(《帝京景物略...
評分北京大鍾寺有一口明永樂年間姚廣孝(道衍和尚)監造的巨鍾,俗稱永樂大鍾。鍾體內外遍鑄梵漢經咒,有詩形容為“此鍾身被蓮花篇”,十分形象。隻是這“蓮花篇”到底是何篇,明清兩代似已無人能夠說清。有說“內外書《華嚴》八十一捲……書《金剛般若》三十二分”(《帝京景物略...
評分北京大鍾寺有一口明永樂年間姚廣孝(道衍和尚)監造的巨鍾,俗稱永樂大鍾。鍾體內外遍鑄梵漢經咒,有詩形容為“此鍾身被蓮花篇”,十分形象。隻是這“蓮花篇”到底是何篇,明清兩代似已無人能夠說清。有說“內外書《華嚴》八十一捲……書《金剛般若》三十二分”(《帝京景物略...
評分北京大鍾寺有一口明永樂年間姚廣孝(道衍和尚)監造的巨鍾,俗稱永樂大鍾。鍾體內外遍鑄梵漢經咒,有詩形容為“此鍾身被蓮花篇”,十分形象。隻是這“蓮花篇”到底是何篇,明清兩代似已無人能夠說清。有說“內外書《華嚴》八十一捲……書《金剛般若》三十二分”(《帝京景物略...
評分北京大鍾寺有一口明永樂年間姚廣孝(道衍和尚)監造的巨鍾,俗稱永樂大鍾。鍾體內外遍鑄梵漢經咒,有詩形容為“此鍾身被蓮花篇”,十分形象。隻是這“蓮花篇”到底是何篇,明清兩代似已無人能夠說清。有說“內外書《華嚴》八十一捲……書《金剛般若》三十二分”(《帝京景物略...
[PKU/E2-1]K877.34/34
评分[PKU/E2-1]K877.34/34
评分書裏有錯誤,校對不認真
评分[PKU/E2-1]K877.34/34
评分[PKU/E2-1]K877.34/34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