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学的光芒照亮自己

让科学的光芒照亮自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青峰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香港《二十一世纪》主编。

出版者:新星出版社
作者:刘青峰
出品人:三辉图书
页数:261
译者:
出版时间:2006-10
价格:22.00元
装帧:平
isbn号码:978780148957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科学史 
  • 科普 
  • 科学 
  • 科学哲学 
  • 李约瑟问题 
  • 刘青峰 
  • 文化 
  • 科学人文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初版于1983年,是20世纪80年代轰动知识界的“走向未来丛书”之一种。作者采用中西对比的视角,探讨了近代科学技术结构发展的历程、机制和社会背景,进而剖析了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的技术和社会结构原因。站在今天来看,本书最大的特点仍然在于,它是一本极其讲求整体的研究方法、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的科学史论著作。相较当下学术研究趋于微观、趋于专深的学理特点,本书以纵横捭阖的宏观把握,仍不失当年的新鲜气息;而它关照社会热点和注重科学普及的人文关怀,比之某些故作高深的庙堂之论,今天读来更是让人倍感亲切。

再版序言

导言:科学往何处去?

第一章 对近代科学技术发展机制的探求:循环加速

1.1 两组曲线:对中西科学技术史的一种宏观描述

1.2 对加速发展现象的整体分析

1.3 从蛙腿到无线电

1.4 实验—理论—实验的循环

1.5 技术—科学—技术的循环

1.6 水排+风箱=蒸汽机吗?

1.7 条件组合的复杂性:对结构的需求

第二章 近代科学技术结构

2.1 也从“苹果为什么往下掉”谈起

2.2 构造性自然观

2.3 循环加速机制对科不实验结构的要求:受控实验系统

2.4 X射线和N射线的启示

2.5 古代技术:被束缚的普罗米修斯

2.6 打破古代技术封闭性的社会条件:开放性经济结构的确立

2.7 科学对技术的解放:开放性技术体系

2.8 近代科学技术的结构和求实的创造精神

第三章 科学结构的起源

3.1 一棵倒长的树

3.2 原始科学结构:从地球为什么是圆的谈起

3.3 欧几里得几何学的方法和体系

3.4 种子怎样成长:示范作用

3.5 两个同时在世的古代天文学家:张衡与托勒密

3.6 示范作用的极限:古希腊科学的衰落

3.7 示范作用在古代社会中所遇到的三大障碍

第四章 近代科学技术的成长

4.1 光明来自东方:科学属于全人类

4.2 宗教与科学厅特的关系

4.3 拉学革命 时期示范作用的扩张

……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贯穿全书的概念“构造性自然观”定义模糊,所以在例证的时候未免有生安硬套之嫌。究其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作者的历史观。作者写作本书,要探究的问题是“为什么17世纪科学技术革命会在西方出现、而没有在中国发生呢?”即西方科学17世纪迅速发展,有什么“结构上”的内在原因?...  

评分

在我看来,科学精神的本质应该是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考,理论与实证并重,并且永远保持开放的心灵。所以尽管我是很铁杆的科学爱好者,但我从不排斥那些反思科学本身的著作,那些讨论科技伦理、技术异化与人类危机的著作,甚至还读得津津有味。 这本书可以被看作是关于科学的...  

评分

这是一本文字优美、逻辑清晰的科学史著作,单凭读了这本书之后会让你对科学心存敬畏、继而萌发对科学的热爱之情这一点就足以体现其价值。让科学的光芒照亮你自己就是要通过对外面世界的探索从而来认识你自己,“人们把科学理解为一种不断探索真理的过程”,而历代科学家们...  

评分

在我看来,科学精神的本质应该是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考,理论与实证并重,并且永远保持开放的心灵。所以尽管我是很铁杆的科学爱好者,但我从不排斥那些反思科学本身的著作,那些讨论科技伦理、技术异化与人类危机的著作,甚至还读得津津有味。 这本书可以被看作是关于科学的...  

评分

贯穿全书的概念“构造性自然观”定义模糊,所以在例证的时候未免有生安硬套之嫌。究其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作者的历史观。作者写作本书,要探究的问题是“为什么17世纪科学技术革命会在西方出现、而没有在中国发生呢?”即西方科学17世纪迅速发展,有什么“结构上”的内在原因?...  

用户评价

评分

1983年出版的科普图书今日读来仍如此深刻。 作者非常厉害,更难能可贵是可以让文字如此浅显易懂,深入浅出是也。

评分

80年代的调调,前互联网时代其实是很值得怀恋的

评分

用系统论方法解读李约瑟问题. 距初读此书已过三年,我终于感悟了,激动得想哭。

评分

前半段很精彩 让我误以为后半本书会梳理出某种惊人的结论。

评分

为何现代科学文明没有在中国出现 为何中国到了近代远远落后与西方文明 虽然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著作,不过还是值得一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