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论集

心学论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张学智
出品人:
页数:402
译者:
出版时间:2006-1
价格:39.00元
装帧:简裝本
isbn号码:978750045763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哲学
  • 王阳明
  • 怀特海张岱年
  • 必备&杂
  • 张学智
  • 地域文化研究
  • 中国哲学
  • 心学
  • 朱熹
  • 理学
  • 哲学
  • 宋明理学
  • 中国哲学
  • 思想史
  • 学术
  • 文化
  • 程朱理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系统论述了中国哲学中身心关系的几种形态,中国实学的义涵及其现代架构,孔子的仁学及其现代意义,儒家文化的精神与价值观,并详细评析了孔子、程明道、牧隐李穑、王阳明等历史上著名思想家的心性学说以及当代哲学家贺麟、熊十力、冯友兰、张岱年等人的哲学思想。

本书作者张学智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国际儒联学术委员会主任,多年从事中国哲学史的教学与研究,在心学研究方面多有创建。本书是他的多年心血之作。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引言
古代篇
中国哲学中身心关系的几种形态
一 西方关于身心关系的几种典型理论
二 斯宾诺莎的身心合一论
三 中国哲学中身心关系的几种形态
四 简短的结论
中国实学的义涵及其现代架构
一 儒家三统并建
二 修德
三 明经
四 经世致用
五 未来实学的结构
儒家文化的精神与价值观
一 道德理想主义
二 普遍和谐
三 自律原则和内在超越
四 儒家的价值次序
程明道之“生之谓性”及其歧解
一 “生之谓性”详解
二 程明道思想的特点
牧隐李穑儒学思想的渊源与特点
一 稼亭、牧隐与金华之学的关系
二 牧隐与朝鲜性理学
三 牧隐性理学的主要内容
从《圣学十图》的结构看李退溪的学问观
一 圣学十图的结构
二 从《圣学十图》看李退溪的学问观
王阳明思想的逻辑展开
一 不同的圣人,不同的作圣之功
二 立诚:知行合一与养未发之中
三 经宸濠、忠泰之变,良知之说出
四 人心是天地发窍处
王阳明致良知中道德和知识的结合
一 王阳明与朱熹的分歧
二 致良知学说中道德和知识的结合
三 致良知学说对陆九渊和朱熹的综合
四 道德和知识的结合在现时代的意义
王阳明的实践的良知学与牟宗三的良知坎陷
一 王阳明的实践的良知学
二 牟宗三的良知坎陷说
三 王阳明与牟宗三的比较
从人生境界到生态意识——王阳明“良知上自然的条理”论析
一 引言
二 “万物一体”与“良知上自然的条理”
三 爱万物与合理取用万物
四 两种诠释方向
五 王阳明是否人类中心论者
论刘蕺山“慎独”之学
一 独体与慎独
二 意与诚
三 性与气质
现代篇
熊十力与牟宗三关于《大学》释义的辩争——以《读经示要》为中心
一 对儒家根本精神理解上的一致
二 对“格物致知”的不同解释
三 在致知方向上的不同看法
从熊十力的本体观看其量论未造出之由
一 熊十力哲学的总体特点:本体论与价值论合一
二 熊十力的实践观:体认本体只能用证悟
三 《量论》之构想及未作出之由
贺麟新心学——中国哲学现代化的一次尝试
一 生平与著作简述
二 学术渊源
三 儒学发展的设想
贺麟的“新心学”
一 心即理
二 心物合一
三 心性合一
四 体用合一
五 理想唯心论
六 “新心学”的历史背景
贺麟的新心学与黑格尔、康德
一 贺麟与黑格尔
二 贺麟与康德
贺麟与费希特、谢林
一 贺麟与费希特
二 贺麟与谢林
贺麟对斯宾诺莎思想的吸收与改造
一 《致知篇》与“致良知”
二 身心平行论与知行合一
三 “从永恒的范型下观认事物”与“理观法”
四 数学方法与逻辑演绎
贺麟前期思想的特点
一 儒学的艺术化
二 儒学的理性化
三 儒学的多元化
贺麟的文化哲学
一 文化的本质
二 精神的地位
三 文化的类型
四 文化吸收的方针
贺麟的知行合一新论
一 破斥独断论,为行为寻求坚实的知识基础
二 知行合一新解
三 意识→理念→理则,归于黑格尔的逻辑学
简析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中的一般与特殊
一 《老子》
二 名家和荀子
三 玄学
四 道学
张岱年思想的特质与名称
一 文化上的综合与哲学上的综合
二 分析与综合
三 “理想”与“物本”
四 “物本”与“唯物”
怀特海与张岱年早期著作中的“事”概念
一 “事”之意义
二 “事”与“元素”
三 “理”与“永恒客体”
论牟宗三的“呈现”
一 “呈现”得以发生的本体
二 “呈现”的动力
三 “呈现”的方式
四 “呈现”的结果
现代心学双峰贺麟和牟宗三本体方法的比较
一 本体
二 方法
三 贺、牟与未来中国哲学本体论的建构
从“云门三句”看牟宗三哲学的诠释点
一 “截断众流”句:道德的纯粹与践行的展开
二 “涵盖乾坤”句:美学的欣趣与实证的认知
三 “随波逐浪”句:纵贯下落与纵中有横
后牟宗三时代本体与诠释的一个可能方向
一 本体:一种新的设定
二 诠释:对本体的开显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读过与阳明相关几篇,张老师功力深厚。

评分

读过与阳明相关几篇,张老师功力深厚。

评分

读过与阳明相关几篇,张老师功力深厚。

评分

读过与阳明相关几篇,张老师功力深厚。

评分

读过与阳明相关几篇,张老师功力深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