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之(1910—1978),山东利津人。20世纪30年代“清华四剑客”之一,与季羡林、吴组缃、林庚齐名,中国20世纪最伟大的批评家。
先生研究中国古典文化,注目于那些“文化托命之人”:孔子、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李商隐、韩愈,留有《司马迁的人格与风格》(司马迁研究的名作)、《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李白研究专著,日本李白学研究的第一参考书),《陶渊明传论》(建国后陶学第一本专著),还有《红楼梦批判》、《孔子的故事》、《韩愈》等。
发表于2025-02-02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李长之先生此书,详尽地追溯了司马迁人格形成的根源。从时代,文化,阅读,个人经历,甚至是结交的朋友,父亲的言传身教等各个方面来分析这个伟大而坚韧的灵魂成长的土壤。 其中对于司马迁精神组成的观点,是我之前并未思考过的,读来觉得颇有趣味。 影响汉代文化...
评分 评分更多的是对人物传记的描写有了更多心得,尤其是从人物的背景描写方面,作者联想了很多,可是最后都会汇总到中心人物司马迁身上,对司马迁后来写《史记》埋下较多伏笔。 更多的是对人物传记的描写有了更多心得,尤其是从人物的背景描写方面,作者联想了很多,可是最后都会汇总到...
评分司马迁是史学家还是文学家?我至今仍难以判断,我乐于认为他是史学家,但我不得不承认他有着文学家的精神灵感。 读了很多版本的史学史,太严肃的介绍,使司马迁变得陌生。而李长之先生作为文学家对司马迁的理解,那真正是生命化的交流。在李先生的笔下,我也通过他理解着司马迁...
评分图书标签: 司马迁 传记 李长之 历史 人物 司馬遷 评论 史部-现代史评
【本书目录】
序
自序
第一章 司马迁及其时代精神
一 伟大的时代
二 楚文化的胜利
三 齐学
四 异国情调和经济势力的膨胀
五 这个时代的象征人物——汉武帝
六 司马迁在这一个时代中的意义
附录 司马迁生年为建元六年辨
第二章 司马迁的父亲
一 世传的历史家并天文家
二 司马谈的思想之渊源
三 批评精神和道家立场
四 司马谈与封禅
五 伟大的遗命
六 天才的培养
第三章 司马迁和孔子
第四章 司马迁之体验与创作(上)
第五章 司马迁之体验与创作(中)
第六章 司马迁之体验与创作(下)
第七章 司马迁的精神宝藏之内容
第八章 司马迁的风格之美学上的分析
第九章 文学史上之司马迁
代跋:“因为他是抒情诗人,所以他的作品常新”
这是传记批评系列的典范,至此在《鲁》《道》等书中初见端倪的方法意识已逐渐成熟和固定。以操作方法观,从艺术特色的分析到情感体验的梳理,再到时代精神的追寻,这是一个站在读者角度,由作品而逐渐深入作者及其世界的反观过程。在上述过程的三个阶段中,我们可以依次发现文本细读、精神分析和社会历史批评法的影子。不过这并非严谨而近乎冷酷的剖析,而是以情感移入“知人论世”后的共鸣体验,并最终凝结为“人格”与“风格”的高度关联。不难发现,李长之以文字还原了充沛的作者情感,再现了洋溢着的时代精神,甚至连这些文字本身也都因批评家的深情而变得鲜活灵动。在转型之际兼采中西,为我所用,这是时代的必然,也是现代文学批评家的共性。然而,在中西理论的双重影响下,能够建构起以情感奠基并以情感统领的研究方法体系,这才是独特价值所在
评分批评得好啊,像诗一样。
评分此书应是引进西方理论阐释本国文学比较成功的范例,读来一如其《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一样,才气纵横,酣畅淋漓,充满了少年人的激情和气势。其以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统一律、对照律等阐说《史记》,虽不必锱铢悉称,但也基本说得过去。但他又好从思想风格等出发作考证文字,如推断《史记》各篇创作之先后等,则常缺乏坚实之证据,殊不足以取信于人。大概有点像校勘学中的理校法,最高明亦最危险,通常还是不用为好。当然,此书仍不失为《史记》入门之佳作,且最能引起阅读之兴味也。十三年八月十日筱堂记于宁乡梅家田,时已高温四十度,大热四十余日矣。
评分算不上他最好的作品吧。
评分其实我自己不是很认同这种根据自己的推测赋予历史人物过多意义的写法,当然,在这个批评史学这个流派中备受推崇的李长之,比起一般作者又慎重得多,所有的论断都是建立在足够的史料基础上,因此看上去还是有理有据的,4颗星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