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講述瞭印度裔美國天體物理學傢、諾貝爾物理學奬得主錢德拉塞卡(1910-1995)的故事。本書的寫法讓讀者看到瞭一個盡可能接近原貌的錢德拉。
傳記作者卡邁什瓦爾?瓦利教授,同為印度裔,是錢德拉的後輩和崇拜者,他懷著欽佩的心情多次訪問錢德拉。兩人進行過廣博而發人深思的對話,依據這些對話以及錢德拉的論文、信件,瓦利運用風趣流暢的手筆,追蹤錢德拉一生各個時期的足跡和軼事,精彩內容層齣不窮。傳記介紹瞭錢德拉如何在其叔父、諾貝爾奬得主拉曼的影響下,從小立誌獻身科學。又詳盡披露齣錢德拉與導師愛丁頓就白矮星理論展開的激烈爭論。因遭到愛丁頓的極力否定,“錢德拉塞卡極限”(白矮星的恒星質量上限)被認為是錯誤的而遭摒棄,直到多年後纔得到公認,這是鮮為人知的故事。傳記還講述瞭錢德拉奬《天體物理學雜誌》從一本校級刊物發展成世界著名學術刊物的經過,以及與拉莉莎經過6年飛鴻傳情,雖有波摺終成眷屬的動人故事。
錢德拉畢生從事科學研究,期間遭遇種族歧視、譏笑嘲諷等種種睏難,但這些都沒有令他放棄,他的堅持令人動容,他是一位隱秘而纔華橫溢的科學傢。
發表於2024-11-22
孤獨的科學之路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很久很久以前,當我還讀大學的時候,某天,張同學忽然讓我幫他看篇文章,據說是一小撮寫給一個名叫錢德拉塞卡的人的紀念文章中的一篇。 我第一次幫看彆人的文章,很久之後纔迴過味來,也許這就叫作“審稿”。可惜,當時我仿佛也沒有提什麼可行性建議,反倒自己也被感動...
評分第一次接觸“錢德拉塞卡”這個名字是2006年11月的《環球科學》,那一期的主題內容是恒星。 錢德拉塞卡是一名天體物理學傢,獲得198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奬。他最為有名的工作是錢德拉塞卡極限,即白矮星質量上限,簡言之,就是若一顆恒星的質量超過這一極限,那麼它無法轉變成白矮...
評分很久很久以前,當我還讀大學的時候,某天,張同學忽然讓我幫他看篇文章,據說是一小撮寫給一個名叫錢德拉塞卡的人的紀念文章中的一篇。 我第一次幫看彆人的文章,很久之後纔迴過味來,也許這就叫作“審稿”。可惜,當時我仿佛也沒有提什麼可行性建議,反倒自己也被感動...
評分第一次接觸“錢德拉塞卡”這個名字是2006年11月的《環球科學》,那一期的主題內容是恒星。 錢德拉塞卡是一名天體物理學傢,獲得198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奬。他最為有名的工作是錢德拉塞卡極限,即白矮星質量上限,簡言之,就是若一顆恒星的質量超過這一極限,那麼它無法轉變成白矮...
評分很久很久以前,當我還讀大學的時候,某天,張同學忽然讓我幫他看篇文章,據說是一小撮寫給一個名叫錢德拉塞卡的人的紀念文章中的一篇。 我第一次幫看彆人的文章,很久之後纔迴過味來,也許這就叫作“審稿”。可惜,當時我仿佛也沒有提什麼可行性建議,反倒自己也被感動...
圖書標籤: 傳記 科學 錢德拉 物理 名人傳記 數學 人物傳記 諾貝爾
作者前言就說這不是一本科學傳記,有關錢德拉的科學貢獻可以到文集裏去找。但總覺得,對於錢德拉這樣一位走在孤獨的科學之路上的旅行者,剝離瞭他的科學研究隻談他的性格、和其他科學傢交往和社會角色的寫法是很難讓人共鳴的,既然作者本人也是專業人士,為何不嘗試理解錢德拉的專業研究,然後加入一些對他的科研過程的記錄呢。
評分之前聽過錢德拉塞卡的一些軼聞,但對他本人瞭解很少。這本書是印度人寫印度人,就如國內作傢寫的李楊傳記一樣,加號滿天飛。但基本上還是能看齣錢德拉塞卡自己的孤獨和艱苦的科研成長曆程。他和李楊他們一樣都來自積弱貧窮的國傢,可是因為各種機緣巧閤,他們得以結交良師益友開闊自己的心胸視野,從而能獲得內心自我的滿足。成就對這樣的人是水到渠成的。
評分中規中矩的傳記,信息量很大而且很準確,對於想要瞭解這個人物的人非常有幫助
評分中規中矩的傳記,信息量很大而且很準確,對於想要瞭解這個人物的人非常有幫助
評分作者是科研工作者,內容樸實無華,沒有刻意賣弄情懷。這是一本很寫實的傳記,多數內容甚至略顯枯燥,不是那種令人愛不釋手的讀物。雖然對傳主的軼事早有耳聞,但是書中的故事還是給我以不小的震撼。科學之路上少有的優雅的獨行者,既是學者的典範,也是教師的典範。
孤獨的科學之路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