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综合各国肖邦专家的研究成果,基于肖邦在波兰和法国不同时期的生活经历的众多史实,讲述了一个真实的、完整的肖邦的故事,被视为权威传记。
作者贝尔纳-加沃蒂(Bernard Gavoty,1908-1981)1976年当选法国艺术院自由院士。法国艺术院是法兰西学院下属五大学院之一。能当选该院自由院士的人,均为作家、博学者、或艺术行家,他们享有崇高的声誉。 加沃蒂早年攻读农学和文学,后入巴黎高等音乐学院进修管风琴专业。1942年被任命为法国“荣军院”圣路易教堂的管风琴师,1945年起担任《费加罗报》的音乐评论主笔,终身致力于西方古典音乐的研究推介,并格外着力于著名音乐家的生平及创作和研究。他作有十余种音乐家传记,从被誉为权威之作的《肖邦》,到历时20余年才完成出版的《科尔多传》,确立了他在音乐家传记领域中不可动摇的地位。加沃蒂先生是一位出色的音乐批评家,他用优美的文字来解说音乐和音乐家的秘密。他曾活跃在舞台和屏幕上,懂得运用影视手段来展现和解说音乐。他长期担任《伟大表演艺术家》电视专题节目的主持人。加沃蒂先生极富个人魅力,他所作的人物采访极为精彩,至今在法国各阶层民众中仍备受推崇。
此书分为波兰和法国的部分,合着肖邦的生活轨迹和变化 不得不说,肖邦从波兰到法国是一个极大的转折。肖邦一直挂在嘴边的Zal的情感也多是在法国产生的。又特别是在异乡经历了波兰的各种悲剧。有舒曼说的那种“鲜花中的大炮”的作品,更多的还是伤情吧:“天空很...
评分 评分如果说波兰是肖邦音乐的起点,那么法国便是他音乐的升华。在巴黎这个城市,各路音乐家们齐聚一堂,彼此共享这么一片音乐的天地。门德尔松、李斯特、帕格尼尼,相比较在大庭广众前演奏,肖邦更倾心于待在这些好友群中。置身在巴黎这块文化沙龙,肖邦多数圆舞曲创作于此,其中著...
评分此书分为波兰和法国的部分,合着肖邦的生活轨迹和变化 不得不说,肖邦从波兰到法国是一个极大的转折。肖邦一直挂在嘴边的Zal的情感也多是在法国产生的。又特别是在异乡经历了波兰的各种悲剧。有舒曼说的那种“鲜花中的大炮”的作品,更多的还是伤情吧:“天空很...
评分知道这本“萧邦传”是因为先在《读书》杂志上读到了赵越胜先生为本书写的序“沧海月明珠有泪”。而知道赵先生,却是在读北岛,李陀先生主编的《七十年代》的时候。赵先生研究西方哲学出生,深厚的西方文化功底,文笔之深沉,无与伦比。“贝里的春天来得迟,已近三月,寒意仍浓...
各种私货 翻译比较烦...
评分我读的不是这本,是上海人民出版社的。那本书挺好的,把肖邦的生平介绍得很清楚,个性很鲜明。2013-9读过(2019-12)
评分“肖邦寄宿学校里秩序井然,而华沙城里却说不上”“他的父母并不像母鸡护雏那样过分庇护肖邦”“从小就表现出记性好而且准确”“那尖窜在身桑紧碰碰的绿礼服”才读了几页,用词粗鄙,病句错字连篇。译者知不知道羞耻?所谓的最权威传记被毁成这样,傅雷老先生看到要吐出几口老血?
评分或许肖邦这一生从来都没有机会选择过什么,但他用音乐坚持了所有的立场。简·斯特林的一句“他和别人不一样”就已经概括了这位如天使化身的音乐家。作者在书的最后说:“还有哪种音乐能让你的创作相比,我没有想到。”我想每个人都不会想到。
评分写的太琐碎堆砌,再加上翻译,看着费劲。分析肖邦的生平事件和精神状态的部分过于多了,关于音乐本身的内容和创作过程其实反而没有很多。印象比较深的是重现了华沙和巴黎的城市生活。作品分析和编年的资料很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