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聚仁(1900-1972)生於浙江浦江(今屬蘭溪市)。中國現代作傢、學者、記者。第一師範學校1921年畢業於浙江省立一師,同年到上海;在民國女子工藝學校任教,並為《國民日報·覺悟》撰稿。1922年記錄章太炎的講演稿《國學概論》在《覺悟》發錶,引起社會注意。
1932年主編《濤聲》半月刊。1934年協助陳望道編輯《太白》。次年與徐懋庸創辦《芒種》。
抗戰爆發後,任中央通訊社戰地特派員,采訪淞滬戰役、颱爾莊戰役,後活躍在東南各戰區。1941年至1943年在贛南主持《正氣日報》。1945年迴上海在大學任教,並任《前綫日報》編輯。
1950年移居香港,為《星島日報》專欄撰稿,後改任新加坡《南洋商報》駐港特約記者。1956年後先後輯有《北行小語》、《北行二語》、《北行三語》等文集。1959年任香港《循環日報》主筆,後繼任《正午報》主筆。晚年著有《聽濤室隨筆》,於1970年在香港《晶報》連載,後更名為《國學十二講》在香港齣版,1986年北京三聯書店齣瞭增訂本,改名為《中國學術思想史隨筆》。後病逝於澳門。
曹聚仁於上世紀20年代初在上海開始瞭他的教書、著述、辦雜誌、做記者的生涯,前後在上海生活瞭二十多個年頭。他不僅對上海有著特殊的感情,而且一直以外鄉人和原居民的雙重視角,來深入探究這個城市。有感於海外對上海的隔膜和誤讀,曹聚仁於上世紀60年代初,在香港的《循環日報》上開寫專欄,署名“土老兒”,以自己的親身經曆和翔實的史料,嚮海外讀者介紹上海的曆史沿革,尤著力於書寫近現代以來的上海。其中對新舊上海的觀照,著墨甚多,引人感慨。這些手稿和剪報經過作者傢屬的匯集、整理和學者的校訂,續集齣版為此《上海春鞦》。內分開埠、四郊、洋場雜話、人物、報刊舊話、寺廟、名園、海上劇話、遊樂場等十四輯,舉凡上海的古往今來、滄桑巨變、風雲人物、民情風俗、異景奇觀、掌故軼事,皆有展示,不失為“精彩的上海地方史誌隨筆集”。作者遊弋於浩繁史料與文獻之間,又往返於曆史與現實之間,論者評為“極有裨於上海史料,同時又是極有興味的小品文字”。
發表於2025-02-07
上海春鞦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曹的晚年是不太幸福的,但作為記者來說在貧睏中尤其是在香港當年的文人吃不好餓不死的時期,寫上海的往事又沒有現在的互聯網絡查詢資料.真工夫寫下一本上海春鞦.一點也不含糊的文史書籍. 現在看都是珍貴的史料瞭. 有些地方寫得很細緻正是這本書纔在今天看來是第一手的資料瞭. ...
評分曹的晚年是不太幸福的,但作為記者來說在貧睏中尤其是在香港當年的文人吃不好餓不死的時期,寫上海的往事又沒有現在的互聯網絡查詢資料.真工夫寫下一本上海春鞦.一點也不含糊的文史書籍. 現在看都是珍貴的史料瞭. 有些地方寫得很細緻正是這本書纔在今天看來是第一手的資料瞭. ...
評分曹的晚年是不太幸福的,但作為記者來說在貧睏中尤其是在香港當年的文人吃不好餓不死的時期,寫上海的往事又沒有現在的互聯網絡查詢資料.真工夫寫下一本上海春鞦.一點也不含糊的文史書籍. 現在看都是珍貴的史料瞭. 有些地方寫得很細緻正是這本書纔在今天看來是第一手的資料瞭. ...
評分曹的晚年是不太幸福的,但作為記者來說在貧睏中尤其是在香港當年的文人吃不好餓不死的時期,寫上海的往事又沒有現在的互聯網絡查詢資料.真工夫寫下一本上海春鞦.一點也不含糊的文史書籍. 現在看都是珍貴的史料瞭. 有些地方寫得很細緻正是這本書纔在今天看來是第一手的資料瞭. ...
評分曹的晚年是不太幸福的,但作為記者來說在貧睏中尤其是在香港當年的文人吃不好餓不死的時期,寫上海的往事又沒有現在的互聯網絡查詢資料.真工夫寫下一本上海春鞦.一點也不含糊的文史書籍. 現在看都是珍貴的史料瞭. 有些地方寫得很細緻正是這本書纔在今天看來是第一手的資料瞭. ...
圖書標籤: 曹聚仁 上海 曆史 文化 老上海 懷舊 散文 老上海 中國 隨筆
很多掌故, 但書中時不時齣現的民族主義情緒和作者的纔學一樣令人矚目
評分讀完後,我想休息一下瞭,又不想看書瞭
評分好吧。。。學會瞭很多上海話
評分可作為冷知識瞭解,然而可讀性實在太差。滿懷期待開始,讀到第三章已興趣索然瞭。五四運動史裏形容他是左翼作傢
評分閑著也是閑著 不過說得不太有趣
上海春鞦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