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教育学》《艺术人类学》、《新译(国语)读本》等著作。并曾出版“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品人录》。他信奉“读书明理做人不做秀,登科治国做事不做官”。他是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开坛论道”的学者,其主讲的“汉代风云人物”在2005年4月首播即获热评。2006年将继续主讲《易中天品三国》。
发表于2025-04-18
闲话中国人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一、家与国 1、家庭本位 家单位 家庭是中国社会组织结构中最基本和常规的单位,西方则可以分割为个人。个人的身份、地位、价值、权利、义务和责任都和家庭、家族联系在一起,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2、家国一体 家天下 国也是家,整个中国看作是个大家庭。意味着,一是指公共财产...
评分买书时偶然看到,觉得有趣就买来看看。 书是好书,对中国人很多的行为和文化做了阐释,剖析了很多问题。 既然书名是闲话中国人,自然书中的内容也都是日常的问题,或者也算不上问题,都是身边人的事儿。面子、圈子、单位······ 文字轻松,甚至诙谐,但看的过程中却感觉很...
评分易中天的“品读中国系列”,好像都有这个特点 : 什么都说了,什么又都没有说,然后抓住一个特点,文字上较劲(什么上海是个“滩”啦,中国人好“圈子”啦),再深入,也浮泛得很。但也绝不是不值得一读,作者的写作手法,非常容易进入,并没有从第一章第一个概念开始建立自己...
评分易中天先生创作这本“随笔学术体著作”时,此类文体尚少见于世,先生本人也没有登临《百家讲坛》而名噪一时,故此文可以看出是先生青年时创新之作(时90年代中期,先生不过30多岁),给严肃的学术著作以闲书的形式。 国民行为的背后是该民族文化的影响,而文化的产...
评分易君的底子是马列的那一套,岂不知品读中国传统,恰是不能用这一套。所以这本书的价值,大半就是里面收集的数据而已
图书标签: 易中天 随笔 社会 思想 闲话中国人2 中国 跨文化交际 杂文
茶余饭后消遣读物
评分说的有那么点意思
评分闲话
评分中国人谈中国人眼中的外国人的书籍很多,外国人谈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的书籍也不少,但是中国人自己对“中国人”这一群体的文化心理进行反思的反而不多,一是缺乏观察视角,容易陷入自说自话,缺乏客观的角度和合理的论证;二是跳不出自身所处的圈子,很难看透文化的根基和本质之类的东西。易中天教授这本书从语言和象征符号等角度解读了许多文化现象,深挖了其背后的民族心理和文化根源,并追溯到了中国文化的群体意识,也在客观的叙述中提出了一些主观的褒贬,其希望民族进步,文化发展的意愿是可以查见的。然而前面那两个问题很难得到真正的解决,因此这本书的立论是否站的住脚还有待商榷,尤其是后半部集中于一些小的格局的问题上未免有东拉西扯之感,没有前半部那么透彻和大气了。可能要研究中国文化现象还是一个比较浩大的工程吧。
评分中国人谈中国人眼中的外国人的书籍很多,外国人谈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的书籍也不少,但是中国人自己对“中国人”这一群体的文化心理进行反思的反而不多,一是缺乏观察视角,容易陷入自说自话,缺乏客观的角度和合理的论证;二是跳不出自身所处的圈子,很难看透文化的根基和本质之类的东西。易中天教授这本书从语言和象征符号等角度解读了许多文化现象,深挖了其背后的民族心理和文化根源,并追溯到了中国文化的群体意识,也在客观的叙述中提出了一些主观的褒贬,其希望民族进步,文化发展的意愿是可以查见的。然而前面那两个问题很难得到真正的解决,因此这本书的立论是否站的住脚还有待商榷,尤其是后半部集中于一些小的格局的问题上未免有东拉西扯之感,没有前半部那么透彻和大气了。可能要研究中国文化现象还是一个比较浩大的工程吧。
闲话中国人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