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 1929— )
一九二九年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父亲是钢琴家、音乐学院校长,昆德拉在童年时就受到良好的音乐熏陶和教育。
一九六七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在捷克出版,获得巨大成功,从此奠定在当代文坛的重要地位。一九七五年,昆德拉离开捷克,定居法国,他的长篇小说《生活在别处》、《告别圆舞曲》、《笑忘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以及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的原作以捷克文写成;长篇小说《慢》、《身份》和《无知》,还有随笔集《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和《相遇》的原作以法文写成。另著有戏剧《雅克和他的主人》。
昆德拉曾于一九七三年凭借《生活在别处》获得美第奇外国文学奖,一九八五年获得耶路撒冷文学奖,二〇〇一年获得法兰西学院文学大奖。
发表于2025-02-24
相遇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主体性】 们画的所有肖像都想揭露肖像主人的“我”。可是在培根的年代,无论 在什么地方,“我”都开始躲起来了。其实,我们最平凡的经验说明了 一件事(尤其当我们的生命已经拖得太长的时候),很可悲的,人们的 脸都是一样的(人口如雪崩般疯狂成长,更让人加深了这种...
评分昆德拉的书已经到了这个程度:无论如何,总要买回来看看;即使不好看,也要给它在书架上留一个位子——总算是一种慰藉吧。这种“慰藉”不排除附庸风雅的成分——不管怎么说,与昆德拉相遇,似乎已经成了我们这个年代一部分人的“文化宿命”。说实话,我是连这个“附庸风雅”...
评分昆德拉的私人美学名单 顾文豪 刊于2010年8月14日《新京报》 “当一个艺术家谈起另一个艺术家,他谈的其实始终是自己(间接地或拐弯抹角地),他的判准也在此表现出来”,米兰•昆德拉在一篇论析画家培根的文字中如此说道。是的,很多时候,艺术家谈自己、说艺术往往瞻前顾...
评分来源:南方都市报 2009-08-11 07:58:03 作者:彭砺青 拾起米兰·昆德拉的新书,心里一直围绕着“相遇”这个词打转,很自然地想到昆德拉与谁相遇。《被背叛的遗嘱》或《小说的艺术》的读者,可以说出昆德拉心中的偶像,他们是法国十七世纪小说家拉伯雷、俄国小...
评分来源:南方都市报 2009-08-11 07:58:03 作者:彭砺青 拾起米兰·昆德拉的新书,心里一直围绕着“相遇”这个词打转,很自然地想到昆德拉与谁相遇。《被背叛的遗嘱》或《小说的艺术》的读者,可以说出昆德拉心中的偶像,他们是法国十七世纪小说家拉伯雷、俄国小...
图书标签: 米兰·昆德拉 随笔 文学 米兰・昆德拉 文论 法国 捷克 外国文学
昆德拉最新作品,也是他继《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和《帷幕》之后的第四部随笔作品,相较于之前三部同体裁作品,《相遇》似乎更为松散,昆德拉抛开了习惯性的七部分结构,以九大篇章呈现自己的思想记录,每个篇章之间似乎缺乏统一性。但是,随着进一步的阅读,我们看到,以开放和灵活的结构进行的,是一个内容更为丰富、更为自由、更具私密性的文本,可以说是昆德拉多年读书笔记、艺术欣赏心得以及对自身生活处境思考的结集。
这本书本质上算是昆德拉的个人书单,有太多我没有看过的书名,理解的人物。第三四章几乎我是读不懂的,好不舒服。这可能是我读的最不认真的一本书了。等到若干年后,我要重新再读
评分私人阅读书评,最打动我的是《遗忘勋伯格》和《<皮>:一部原小说》。
评分私人阅读书评,最打动我的是《遗忘勋伯格》和《<皮>:一部原小说》。
评分大部分提到的名字都没有概念 但读起来还是有种畅快的感觉 《皮》 马拉帕尔泰
评分在布贺勒的所有画作上,新月挂在地平线上,尖尖的两头向上,宛如一艘漂浮在夜浪上的轻舟。
相遇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