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嚮公眾

走嚮公眾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鮑裏斯•格洛伊斯(Boris Groys),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Karlsruhe)藝術與媒體中心美學史、藝術史、媒體史教授,同時也是紐約大學的世界知名教授。

出版者:金城齣版社
作者:【德】鮑裏斯•格洛伊斯
出品人:
頁數:232
译者:蘇偉
出版時間:2012-11
價格:38.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15505893
叢書系列:蜜蜂文庫·當代藝術
圖書標籤:
  • 藝術理論 
  • 藝術 
  • 當代藝術 
  • 鮑裏斯•格洛伊斯 
  • 文化研究 
  • 德國 
  • 蜜蜂文庫·當代藝術 
  • 政治學、人類學與社會科學 
  •  
想要找書就要到 本本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如果世界上所有的事物被認為是美學經驗的來源,那麼藝術不再具有優勢地位。相反,來源於主體和世界之間的藝術和曾經給藝術閤法地位的任何美學話語必須也必定服務於削弱它。繼鮑裏斯•格洛伊斯近作《藝術力》和《共産主義後記》之後,本書試圖避免使用具有牢固地位的美學和藝術的社會理解——它們總是承擔觀者和消費者的位置。讓我們重新考慮藝術生産者的位置,不要問藝術像什麼,或者從哪裏來,以及它為什麼存在第一位置。收錄於《走嚮公眾》之中的文章引發諸多思考,尤其是在當下存在的如何使個人和公眾對藝術品的認知協調共處的兩難問題上更是如此。為瞭理解公眾錶達形式對個人利益形式的影響,放寬視野,思考兩者各自存在的局限極為必要。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杜尚之後的馬剋思:藝術傢的兩種身體 鮑裏斯•格洛伊斯 在20世紀的轉摺點上,藝術進入瞭全新的大眾藝術生産時期。之前的大眾消費時代已經過去,我們目前所處的境地改變瞭,如下兩點因素導緻瞭改變的發生:首先是生産與分配的技術手段革新,其次則是我們對藝術的理解的轉變,...  

評分

評分

《走嚮公眾》 P8 現在,不僅是職業藝術傢,同時也包括我們所有的人,都必須學會通過製造並使用具有雙重目的虛擬公共身份或者替身在這個媒體泛濫的世界中生存----即置身於視覺媒體之中,而我們的生物軀體卻隱秘於視覺媒體之外。 P9這就意味著當代藝術不應以美學視角,而應以詩學...

評分

作者:鮑裏斯·格羅伊斯 當代大眾媒體的一般共識是,宗教迴歸已經顯現為當今全球政治文化最重要的因素。如今人們所謂的宗教復興顯然既非指救世主彌賽亞的再次降臨,亦非指新神或先知的誕生,而是指宗教已從文化邊緣上升為文化主流的態度轉變。這一情況如若屬實,且有統計數據支...  

評分

藝術學、符號學、社會學,鮑裏斯新派的闡釋論點對我最近的論文寫作很有幫助,這就是閱讀中正閤時宜的快樂。我喜歡他對待大眾的謙遜態度,隔絕瞭學者的精英主義作祟,承認人人皆可擁有審美經驗,人人皆在自我設計。作為藝術生産者,清醒認識到當下的藝術生産者在數量上已...  

用戶評價

评分

從自我詩化走嚮共同體美學。

评分

對當下文化語境與藝術狀態的評價與見解非常到位,雖然有些地方偏於主觀,但就藝術批評而言它能做到自成體係,是很可以的。碰到氣場閤的書,那就多看幾遍吧

评分

對第一篇文章印象深刻

评分

以藝術為圓心,半徑截取的是“當下”,教科書式美學則不在這個範圍之內,思考得以在康德尼采的叢林裏鬆一綁。囊括進這個大圓的是更為有當下活力的現象與見解,看他把目光透過藝術的鏡片幾次投注到比特的世界就能體會作者多麼與時俱進,接瞭地氣的洞見自然有祛除枯燥的不凡之處。

评分

路人轉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