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资深记者和畅销书作家、法学硕士。过去七年里出版了七部著作,全部进入畅销书排行榜。近年出版的作品有:《历史不再徘徊--人民公社在中国的兴起和失败》、《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与马立诚合作)、《呼喊--当今中国的五种声音》(与马立诚合作)、《沉浮--中国经济改革备忘录》、《变化--1990年~2002年中国实录》、《追随智慧--中国人在微软》、《成长--微软小子的教育》、《联想风云》等。
本书从评述中关村1980年到2006年的历史入手,描绘了中国社会发展波澜壮阔的画卷。
中关村曾经被当作一个“试验区”。假如我们以为“试验区”的含义,仅仅就是发明新技术和推销新产品,那就小看它了。事实上,它更大的意义在于试验着新的社会思想和价值取向。因此,与其说中关村在技术上有什么贡献,不如说中关村最大的贡献,在于对旧体制的破坏和突破,从而激醒了中国人创造财富和融入世界潮流的热望。
本书描写的人物中,既有对中关村的事业大力推进或横加阻拦的高官,也有在中关村渡尽劫难甚至翻身落马的显要,还有在中关村功成名就的企业家、世界500强的超级大鳄;既有悲剧英雄,也有乱世枭雄,当然,更有那些怀揣梦想的新一代创业者。所有的这些雄心、野心、商战权谋、虚与委蛇和彻底疯狂,伴随着云谲波诡的政经风云,在中国的大地上起起落落。
因此,这不仅仅是一个地区、一群企业或企业家的历史。作者在这部作品中,试图将企业的兴衰沉浮,与个人品行、国民性格、政府行为、政治风云、世界潮流合并起来思考。这样一种对于历史的思考,也许更有利于我们的未来。
这本书和凌志军的另外两本“变化”、“联想风云”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适合晚上阅读,原因:容易睡不着觉 作者的笔法和眼界,作为记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历史的尽量客观,都无需赘言。 这个乱糟糟的鱼龙混杂的一眼望去跟菜市场差不多的地方,20年过去,即便是现在,不知在...
评分创业足迹:从中关村到中国社会 书评人: 荣振环 本书和激荡三十年有点像。都是编年体性质的,能够让你进入那个年代,一同体会创业的艰辛和困惑,成就和喜悦。 看了本书最大的感觉,每个人都有一个轨迹,成功的法则也不尽相同,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成功...
评分创业足迹:从中关村到中国社会 书评人: 荣振环 本书和激荡三十年有点像。都是编年体性质的,能够让你进入那个年代,一同体会创业的艰辛和困惑,成就和喜悦。 看了本书最大的感觉,每个人都有一个轨迹,成功的法则也不尽相同,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成功...
评分最近参照阅读的是凌志军的《中国的新革命》,下面的很多问题其实已经有了个案可以回答。现在看来,知识是可以慢慢的成长和成系统的。如果你开始看《中国的新变化》了的话,其实可以看到这些相近似的故事叙述中共同的逻辑。我仍然感兴趣的是以下的这个问题: 如果民企的草...
评分这段不错: 此人来自台湾,却有个日本名字,田本和,自称是微软公司的,要在北京开设微软的分支机构,而他也的确带着微软公司那种目空一切的风格。就在王志东兴致勃勃地向他解释中文之星的好处时,被他打断。 你不用说了。我只是劝你千万别和微软作对。田本和说:不论...
我看了看,这本书评分偏低的原因是,好多读者对它的期待是企业史,这是对这本书的定位的误读。在我看来,这本书实在是非常精彩地刻画了塑造中关村的人物和力量。大学,投机分子,民工,政府,实在是对这个熟悉的地方到2006年为止,最精彩的一本记录。
评分冒昧地说一句,凌的文笔还是没有吴晓波好,思路也不够清晰,时不时就冒出句记者的空话。(说的有些重,我整理一下)
评分太多议论, 让人生厌
评分中关村乱象
评分以后写中国科技史,这本书一定是重要的参考文献。喜欢看凌志军大部分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