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梦麟(1886—1964),教育家。原名梦熊,字兆贤,别号孟邻,浙江余姚人。留学美国,从杜威学习教育,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及教育学博士学位。1919年,被聘为北京大学教育学教授。1928年,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1930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后任西南联大校务委员会常委、行政院秘书长等职务。著有《西潮》、《新潮》、《孟邻文存》等。
《西潮》里所谈的是中国从一八四二年《中英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到一九四一年珍珠港事件这一百年间所发生的故事。这段时间乃是历史上一个极不平凡时代的新序幕,举凡人类中各个集团的冲突,乃至东西文化的磨荡,都集中在这风云际会。
蒋梦麟从中国学究的私塾到西洋自由的 学府,从古老的农村社会到近代的都市文明,从身经专制统治的皇朝到接受革命思想的洗礼,他多年生活在广大的外国人群里面,更不断生活在广大中国人群、尤其是知识青年群众里面,他置身于中西文化思想交流的漩涡,同时也看遍了覆雨翻云沧海桑田的世局。《西潮》中所反映的决不是他的一生,而是他一生所经历的时代。
DAY27/100 《西潮》 1210 如果你对西南联大的故事感兴趣 ,一定不要错过这本《西潮》,里面有西南联大的前世今生。 作者 蒋梦麟是位教育家,自 1919年在北大任教, 1930年正式出任北大校长,就是他建议把临时大学迁往昆明的。临时大学迁到昆明后,改名为西南联大,由蒋梦麟与梅...
评分DAY27/100 《西潮》 1210 如果你对西南联大的故事感兴趣 ,一定不要错过这本《西潮》,里面有西南联大的前世今生。 作者 蒋梦麟是位教育家,自 1919年在北大任教, 1930年正式出任北大校长,就是他建议把临时大学迁往昆明的。临时大学迁到昆明后,改名为西南联大,由蒋梦麟与梅...
评分遇到了《西潮》,捧上了就放不下,我想大约这就是文字的魔力吧——50年前的文字、不熟悉的经历,在今天的我读来,依旧是通达明白,流畅的叙事娓娓道来,带着我穿越50多年,回到乡间、回到学堂、回到那时的北平、南京、杭州、上海,大的历史事件揪心地疼痛——为了当时祖...
评分这是本不太一样有点奇怪的书。 其一是像作者说的有点像回忆录,近代史,因为是在西南联大战争期写成,又在战后做的修改,前面部分会对中国饱受战争时茫然,不解,原因与出路的思考,后面部分的修文是战后因为精神面相的不同,行文的表达会和之前有很大的不同,就像是一副悲伤朦...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几年前看过中文版,知道先生原来是用英文写就,一直惦记。
评分前面半部分看了觉得英文语言特别好,叙事也是娓娓道来有条理。后半部分禁不住好奇去全面了解了一下他的生平,有点默然。我是很主观的一个人,很容易受影响,所以后面看这本书便少了迷妹似的感叹了。但不得不说还是蛮好的,高中就像看的书大四终于看完了…最后一章关于中国人与外国人的对比部分很经典。
评分温柔中有着不可小觑的力量。本书作者用全英文书写,十年后改成中文,双语读起来皆是柔顺流畅的。较翻译后的书籍更喜欢这一类自己用英文书写的。前清的余姚绍兴杭州、求学修身、民国前的伯克利加州纽约、管理大学治世斡旋、当时躁动的社会不安的学生群体、战争中被迫迁移但在夹缝中继续的办学,感动!在书架上我把它和《巨流河》摆在一块儿了。
评分前半部为历史的参与者,有趣,后半部则是历史的见证者,无感。一部传记作品里如果没有了“我”,没有了“细节”,就仿佛只有望远镜,而无显微镜,路行千万里,悟字从何来?对北京的描述倒是令人心生几分自豪。
评分被忽悠对这本书感兴趣,发现竟然有双语版,果断买下。 作者30多岁就代理北大校长,时代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