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名玉堂,又改名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赴美国哈佛大学文学系攻读。1920年入德国耶拿大学研修莎士比亚戏剧,后又至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先后执教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和上海东吴大学。1924年起为《语丝》杂志主要撰稿人之一,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曾先后创办《人间世》《宇宙风》等杂志。
1936年移居美国,此后主要用英文写作。1954年任新加坡南洋大学校长。1965年起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发表于2024-12-22
京华烟云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我用一种很偏执的方式一遍又一遍的读着京华烟云。一次又一次,只专注着木兰,看她讲话时灵巧的模样,看她聪明的眸子打量着人,看她冒出种种稀奇古怪的想法来,我就这么看着,一次又一次,看着,就咧嘴傻笑起来。 不晓得自己有多么多么喜爱木兰,这个蕙质兰心的女孩子。我喜欢...
评分1、富有之家的千金小姐和丫鬟的区别,只要看态度是否从容雅静,就很容易辨别出来。 2、她跟骡夫们说话,洒脱大方,丝毫没有一般少妇羞怯的样子。 3、在人的一生,有些细微之事,本身毫无意义可言,却具有极大的重要性。时过境迁之后,回顾其因果关系,却发现其影响之大,殊可惊...
评分林语堂是用英文写这本书的,诚然,他也是想写给外国人看的,他想翻译《红楼梦》,但最终写就“Moment in Peking”,这本让我读在其中,无时无刻不想起《红楼梦》的民国小说。 章回的标题比传统章回小说更粗白,文字的叙述也比同时的白话文更浅显,有翻译的缘故,就像林...
评分在暑假里看完了英文版的京华烟云,这真是我学英语史上的一件大事情。因为那本书确实很厚,这是我第一次看完一本厚厚的英文原著小说。书里面有好多好多关于中国的风俗,让我觉得分外有趣,甚至开始相信红楼梦可以译成英文。林语堂的文笔是非常平和自然和美丽的。 当是时(我...
评分林语堂是用英文写这本书的,诚然,他也是想写给外国人看的,他想翻译《红楼梦》,但最终写就“Moment in Peking”,这本让我读在其中,无时无刻不想起《红楼梦》的民国小说。 章回的标题比传统章回小说更粗白,文字的叙述也比同时的白话文更浅显,有翻译的缘故,就像林...
图书标签: 林语堂 民国 文学 女性 当代经典小说 哲学 红楼梦后传 时代
《京华烟云》原名《Moment in Peking》,是林语堂在1938年至1939年旅居法国和美国期间用英文写成的长篇小说,题献词给“英勇的中国士兵”。《京华烟云》是翻译后的书名,也有译本将它译为《瞬息京华》。
1938年初,林语堂打算将《红楼梦》翻译成英文介绍给西方读者,因故未能如愿。于是决定仿照《红楼梦》的结构创作一部反映中国现实生活的长篇小说。1939年底,《Moment in Peking》在美国出版,副标题是“一部关于现代中国的小说”。
《京华烟云》故事始于1901年义和团运动,讫于上世纪30年代抗日战争,前后跨越30多年,借北平姚、曾、牛三大家族的悲欢离合和恩怨情仇反映了家国变迁和世道兴衰。小说以诸多真实历史事件为大背景,如辛亥革命、袁世凯篡国、张勋复辟、军阀混战、“五四”运动、新青年新思潮的论战、“三·一八惨案”、二战爆发、国共合作、中国进入全面抗战等,全景式多层次展现了现代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的急剧而深刻的变化。
《京华烟云》在出版后短短半年内即行销五万余册,美国《时代周刊》称其“极有可能成为关于现代中国社会现实的经典之作”。
像过完了自己的一生
评分作为一个中国读者,读一部为西方读者创作的反映中国现实生活的小说,心情是很微妙的。将小家庭的儿女情长投射到大时代的动荡更迭之上,放大了整个故事的格局和气场。最后全家人同仇敌忾、一起投身抗日洪流的章节令人热血沸腾。“人生人生,我也是其中之一小丑否?”
评分最后的道家,最后的理想主义。
评分看完觉得电视剧改的挺有意思的
评分巨著啊,整整600页
京华烟云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