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尼斯传播研究三部曲的核心著作,最详尽地阐释传播的“偏向论”和“帝国论”;建构、拓展并阐释“两论”,对传播的偏向、时间的诉求、空间的问题进行分析,给西方文明敲响警钟;与死亡赛跑——三部曲成形于他生前病入膏肓的几年,所以他把最丰富的思想浓缩在最短小的篇幅、最紧凑的句子之中。
《新闻学与传播学经典译丛•大师系列:帝国与传播》内容简介:伊尼斯传播研究三部曲的核心著作,最详尽地阐释传播的“偏向论”和“帝国论”;建构、拓展并阐释“两论”,对传播的偏向、时间的诉求、空间的问题进行分析,给西方文明敲响警钟;与死亡赛跑——三部曲成形于他生前病入膏肓的几年,所以他把最丰富的思想浓缩在最短小的篇幅、最紧凑的句子之中。
海报:
全书一共七章,伊尼斯从一个大的格局,几个国家和传播的关系,来论述了自己的观点。 在第一章绪论中,开篇他即说自己这篇讲稿是讲帝国经济史,看完全文其实讲的是传播。伊尼斯强调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媒介对文明的重要意义;他提出了媒介决定论,认为媒介对社会形态、社会心理都...
评分 评分 评分一、传播媒介的两种偏向 伊尼斯认为,传播媒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时间偏向的媒介,另一类是空间偏向的媒介。 所谓时间偏向的媒介,就是那些更适合长时间保存信息的媒介,比如石碑、佛窟。这类传播媒介的优势在于能够经受住时间的冲刷,将信息长久保存下来。不过,它也有一个...
再读。/ 2016.12.15 #贝塔书屋
评分很棒的书 怎么个棒法呢 读了三年!
评分伊尼斯还是延续了传播偏向论,用媒介分析了古代文明的兴衰,其中还突出了书面传统与口头传统。这让我想起中国的文言文和口语之间也存在着鸿沟,“文言”是指先秦时期的口头语言为基础形成的书面语言,后期的文言文都是在模仿上古“文言”。而口语因时而变,“文言”较为稳定,两者之间的差异也就越来越大,不知道有没有传播学者研究这个。此外,讲到纸和羊皮纸的时候,尽管纸的使用已经不断被扩散,但修道院继续支持书写缓慢且昂贵的羊皮纸。这和现代的电子文档和实体书籍多么相似,电子文档使得文字更容易传播,而实体书籍占据空间不易共享,一整座图书馆的藏书也许只需一个U盘便能囊括,也许在未来的传播学研究中,这段历史会和纸与羊皮纸的故事并列。
评分非!常!难!读!
评分作为区别于经验取向和批判取向的另一种取向,以伊尼斯为首的“媒介环境学派”可以说独树一帜。“总体场论”、考察“历史运行机制”虽然大气磅礴,但也容易流于“宏大”。“传播的偏向”、“政治帝国”、“宗教帝国”更像一些口号,难以进一步探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