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2-01
金刚经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佛学经典《楞严经》里面有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七处征心。佛祖问阿难心在哪,阿难回答了七次皆不中的。一直到文殊菩萨总结发言后,这个问题才有了答案。 前几年,自己也在苦苦追寻心在哪,一如迷途中的阿难,混混沌沌不得要领。只到9年后,经历无数次消磨和数段感情后,才猛然醒...
评分 评分最近又读金刚经,颇有新得,但器根愚钝,有几个问题却怎么都过不去. 金刚经是说空解空第一经典,如何缘起性空,性空缘起,讲得很明白,这一套认识世界的方法从思维方法和感受上都很容易接受: 六境-->六根-->六识,这个过程是我们感受世界/认识世界的方式,只要任何一部分发生变化...
评分虽然我暂无将某种宗教作为自己信仰的决心,但我觉得倘若将其视为文化,从中汲取某种力量来修炼内心,也是大有裨益的。 《金刚经》给我的感悟最深的是: 一,活在当下。第一段“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敷座而坐。”世...
评分倘若要例举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书,提及《金刚经》似乎并不准确。茫茫书海,《金刚经》有如一叶扁舟。但除了《金刚经》之外,又实在想不出还有哪一本书,能够让自己获得那么一种浩瀚的宁静。诵经,是别一种静心。 不求甚解,在读书似乎是蔽障,在诵经却绝对是前提。诵读《金刚经...
图书标签: 金刚经 佛学 佛教 宗教 哲学 鸠摩罗什 佛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在中国文化中,《金刚经》是影响非常大的一部佛经。千余年来,不晓得有多少人研究《金刚经》,念诵《金刚经》,因《金刚经》而得到感应,因《金刚经》而悟道成道。
《金刚经》在学术的分类上,归入般若部,昕以叫做《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什么叫般若呢?大致上说,大智慧就叫做般若。
所谓般若智慧不是普通的智慧,是指能够了解道、悟道、修证、了脱生死、超凡人圣的这个智慧。这不是普通的聪明,这是属于道体上根本的智慧。所谓根本的智慧,就是超越一般聪明与普通的智慧,而了解到形而上生命的本源、本性。这不是用思想得到的,而是身心两方面整个投入求证到的智慧。
《金刚经》,即觉者指引我们的一条解脱之途。说白了不过两句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切法相皆非实相,那又何必执着于这些幻相?众生是空,法亦是空,性空幻有,破相扫执。正如佛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然此“空”,并非“虚无”之空,而是破除一切名相执着所呈现出的真实。可惜众生多不解,依旧庸人自扰,无止无休。
评分老王上课本来要讲这本,后来又食言不讲了。读完这本印象本深,有机会抄一次,再注一次。谈谈我对佛家的大致印象:佛架以为有实为有,以有为合,以合为聚,聚则有散,有散则有变,变则无常,无常则不常有,不常有则无常实,无常实则常实为无,常实为无则不必有心而执于常实,不执于常实则心向常实之苦亦消除。然佛家以无常实而得出破此即得可忍受之人生的道理已然是一种消极性的快乐。那么试问,执于无常实则必苦呢?我等本于合相之中,人纵有灭,生必为因缘之合。破相,破破相,皆为此合相之人所破也;死,则无所谓破。知己已破,是合相破合相也。何破之有?生死于事实变化之中观之,如蛹化蝶,自无悲喜可言。然于价值之中观之,情之所系而爱之所绊,纵有离别之苦,岂无欢喜之乐?噫!变亦苦,变亦乐。
评分若以色见我,以声音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我竟然通读过了。
评分老王上课本来要讲这本,后来又食言不讲了。读完这本印象本深,有机会抄一次,再注一次。谈谈我对佛家的大致印象:佛架以为有实为有,以有为合,以合为聚,聚则有散,有散则有变,变则无常,无常则不常有,不常有则无常实,无常实则常实为无,常实为无则不必有心而执于常实,不执于常实则心向常实之苦亦消除。然佛家以无常实而得出破此即得可忍受之人生的道理已然是一种消极性的快乐。那么试问,执于无常实则必苦呢?我等本于合相之中,人纵有灭,生必为因缘之合。破相,破破相,皆为此合相之人所破也;死,则无所谓破。知己已破,是合相破合相也。何破之有?生死于事实变化之中观之,如蛹化蝶,自无悲喜可言。然于价值之中观之,情之所系而爱之所绊,纵有离别之苦,岂无欢喜之乐?噫!变亦苦,变亦乐。
评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金刚经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