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M. 库切(J. M. Coetzee, 1940- ),1940年生于南非开普敦,荷兰裔移民后代。成长于南非种族隔离政策逐渐成形并盛行的年代。1960年他离开南非赴伦敦,从事电脑软件设计。1965年到美国攻读文学博士,毕业后在纽约州立大学做教授。1971年回到南非,在开普敦大学英文系任教。2002年移居澳大利亚。现为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成员,并在该校执教。
库切的小说《等待野蛮人》在1980年一出版,即摘取费柏纪念奖、布莱克纪念奖,为库切赢得了国际声誉。《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1983年出版,赢得英语文学界最高荣誉——英国布克奖。作品《耻》1999年再度获布克奖,使库切成为唯一的一位两次获该奖项的作家。1994年出版的《彼得堡的大师》获得爱尔兰时报国际小说奖。《男孩》(1997)和《青春》(2002)是自传体小说,披露他生活中不为人所知的一面。其他重要作品还有《幽暗之地》(1974)、《内陆深处》(1977)、《福》(1986)、《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八堂课》(2003)、《慢人》(2005)等。库切的每一部作品风格完全不同,意义多元。他是英语文学中获奖最多的作家之一,除了以上提到的奖项,还获得过法国费米那奖、普利策奖、2000年英联邦作家奖等。2003年库切荣膺诺贝尔文学奖。
“J.M.库切的小说以结构精致、对话隽永、思辨深邃为特色。然而,他是一个有道德原则的怀疑论者,对当下西方文明中浅薄的道德感和残酷的理性主义给予毫不留情的批判。他以知性的诚实消解了一切自我慰藉的基础,使自己远离俗丽而无价值的戏剧化的解悟和忏悔。
“他的自传体小说《男孩》主要描写了父亲的人格屈辱以及由此引起的心理分裂。但小说同时展现了南非老派乡村生活的奇妙场景,以及布尔人和英格兰人之间,白人和黑人之间永无休止的冲突。在续篇《青春》中,作者冷酷地剖析自己,刻画了一个以古怪的方式祈望获得他人认同的年轻人。”——瑞典文学院诺贝尔文学奖受奖词
发表于2024-11-02
彼得堡的大师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从第三章“巴维尔”开始,库切笔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第一次用一种纯粹的男人看女人的目光观察安娜.谢尔盖耶夫娜,他想看看这个散发着最后的青春气息的女人一丝不挂的样子。当库切的小说中出现了这样的目光,我预示到了一场性行为的发生。果然,第六章“安娜.谢尔盖耶夫...
评分1、库切将革命理解为世代间的冲突,继而演化为青春与死亡的斗争,然而当这样一个浅显的解读内化到陀思妥耶夫斯基个人的生命中,青春的一无所有与破坏欲、与无政府主义、与历史结合了起来。 2、库切最后写道:他背叛了所有人,为了写作。不如说,陀思妥耶夫斯吞没了所有人。 3...
评分断断续续地读完了《彼得堡的大师》,读完后的第一想法是终于读完了。 虽然小说不厚,但是我读得有点累,因为我对库切先生想表达的几乎一无所知。小说杜撰了陀翁的彼得堡之行,虚构了他与反政府者涅恰耶夫的联系……译者匡咏梅先生在译后记里也表示无法理解。 我...
评分看到“同人小说”,我总觉得没什么意思,一般是粉丝的意淫文,暧昧、肤浅。库切这本书也是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简称“大师”)的致敬之作,不是讲大师的历史,而是把大师放在一个虚构的场景里,并设计了大师养子死亡的虚构大背景。典型的“同人”风格。但是。一般但是后面是重...
评分看到“同人小说”,我总觉得没什么意思,一般是粉丝的意淫文,暧昧、肤浅。库切这本书也是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简称“大师”)的致敬之作,不是讲大师的历史,而是把大师放在一个虚构的场景里,并设计了大师养子死亡的虚构大背景。典型的“同人”风格。但是。一般但是后面是重...
图书标签: 库切 J.M.库切 南非 小说 外国文学 陀思妥耶夫斯基 南非文学 文学
《彼得堡的大师》以俄国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为主角,1869年10月,陀思妥耶夫斯基来到彼得堡秣市,调查继子巴维尔之死。在小说中,库切如此这般地设计陀思妥耶夫斯基1869年秋冬的彼得堡生活,让他笔下的大作家走入其作品《群魔》的场景。所有生者的体验都在一场煎熬和受难中转变为写作中的元素:首先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然后是库切的,最后形成了双重的“他”和“他的人”的对话奇景。
一直担心库切会把陀思妥耶夫斯基写成斯塔夫罗金,就像斯特拉霍夫诋毁的那样,尤其是看到目录中最后一章的标题直接就是“斯塔夫罗金”的时候——摆明了这正本小说是有其虚构之所向的。不过,庆幸的是库切理解中的写作毕竟与斯特拉霍夫等人不同。虽然如此,他依然要给陀氏在《群魔》中那惊人的一章给出某种合理的解释,一种重塑信念的解释,一种反伊万卡拉马佐夫的解释,一种在史实上虚假在事实上真实的解释。陀氏的“黑暗”创作不仅仅是一种出卖灵魂的行为,更是一种救赎。大概在库切的笔下,仅仅是虚构一种黑暗,就已经无法得到宽恕了。但这是必要的,“腐蚀孩子就是逼迫上帝”,这种虚构不是个人癖性的不自觉流露,而是一场与上帝之间的斗争。当然,要与上帝抗争,你必得先交出灵魂。
评分“没有人会自杀,马特廖莎。人们可能冒生命危险,但不会真的自寻短见。很可能是巴维尔冒了险,看看上帝对他的爱是不是足以拯救他。他问了上帝一个问题——您会救我吗?——上帝给了他一个答复。上帝说:不。上帝说:去死吧。” 一直在等这段话,一直在等,然后在一个没有想到的地方,库切给了我致命一击。彼得堡的大师写的好,倒不是我想象中对于作家、写作、材料、真实、上帝的探索,而在其他方面。比喻用的特别狠,忘记把骨头埋在哪里到处乱刨的狗,限制的第三人称视角,都让人想起将人作这种惯性下降的卡夫卡。陀和涅恰耶夫相遇、辩论的那几段太精彩了,让我想起的不是传说中以涅为原型的彼得,而是那个自杀的基里洛夫的独白——那么疯狂而信仰般确定,库切把这个复调学的真棒。
评分库切忠实地再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挣扎,这种挣扎不只是源于情欲……
评分讲真,库切是一个开头你读得懂,然后越来越不知道说什么的作家
评分没看过《群魔》,所以只能就文本表面上说一下。仍然是一本非常库切的作品,容易读,但是能读到多深,就全凭感受。虚构一段陀思妥耶夫斯基回到彼得堡寻找过世继子的故事,感受寡妇、少女、乞丐以及“革命者”给他带来的困惑和影响,进而最终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创作是否是对他人和自我背叛?而,库切本人也要这么认为吗?是讲陀氏还是影射他自己呢?
彼得堡的大师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