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23
语义的文化变迁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标签: 历史语义学 概念史 文化史 冯天瑜 语言学 语言 语义 概念史研究
构成语言的语音、语法、语义三要素中,语义的历史性和文化性最为深厚。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与日本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东亚近代诸概念的生成”、“历史文化语义学”学术研讨会,从历史的、文化的视角,对近代词语及其包蕴的概念生成与演化规律进行考核。本书为上述两次国际学术会议的精选结集。本书适合文化学学者、爱好者阅读。
如果一个人来界定这个“文化语义学”的概念的话,那还算清楚。如果很多人都来谈自己的理解,那这就很难成为一个研究范式了。而且,文化语义学与威廉斯的《关键词》的关系,与考泽莱克的概念史的关系,与斯金纳的概念史的关系,与国内金观涛的观念史又有什么关系,概念史与观念史又有什么关系,这些问题都没有全面的解答,因此方法论上是缺乏建设意义的。 关于概念史可以参考方维规先生在黄兴涛主编的《新史学》第三期的一篇文章。 但是里面选的一些研究实践可以参考,比如黄兴涛和谢贵安的。 当然,探讨是由冯天瑜发起的,所以随处可见夸《封建考论》的。也是,冯先生那部著作值得夸。
评分谈学科和方法论的文章nonsense;晚清民初的“文明”与“文化”,汉语民法术语的生成和演变,两篇文章不错;民族和近代两个词条可看,其余的就算了。
评分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历史文化语义学”,其价值还在于唤起使用者的自觉。通过聚焦语义变迁的历史维度与文化语境,尽可能地逼近术语概念之前的意象世界与实际发生过的社会生活(宫敬才),“历史文化语义学”找寻的正是概念与历史之间的蛛丝马迹。与观念史、文化关键词研究以及“凡解释一字即是做一部文化史”的“新训诂学”套路或曰思想资源相比,该方法尤擅复盘近现代中西日互动纠缠的跨语际实践。诸如《“封建”考论》式的经典个案已竖起里程碑,而任一时代知识半径的拓展与群体共识的达成,皆需适时的“拨乱反正”,从这种意义上讲,学术史视域中的“正名”将永远处于未完成时态。而我们所面临的下一组任务,将会由历时的语料爬梳追踪转向鲜活语用的现场直播与同声传译,这便意味着新的阐释魅力与理论召唤
评分解读术语演变的一本书!
评分解读术语演变的一本书!
语义的文化变迁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