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国涌:历史学者,独立撰稿人,最近十几年主要研究中国近代史,特别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企业史、言论史、知识分子的命运史等。
著有《叶公超传》《追寻失去的传统》《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 《主角与配角——辛亥革命的台前幕后》《百年辛亥:亲历者的私人记录》 等,编有《过去的中学》《过去的小学》《追寻律师的传统》等。
发表于2025-02-02
金庸传(修订版)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查公在94周岁逝世,人虽非“九五至尊”,离寿已逾越令人尊崇的耄耋之龄。他是妙笔生花的武侠小说家、杰出的报人、高明的编辑、彬彬的文化绅士。对吾等后辈而言,更是仰之弥高的崇碑,远远超过“一字师”。 作为小说家,查公成就瞩目。他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和...
评分 评分作为未看过金庸作品的读者,仅仅是小时候看过电视剧的观者,对金庸的了解知之甚少。若问我在看此书之前,对金庸的了解有多少,我只能回答:以为他仅仅只是个武侠小说的作者而已。 但经过一番阅读下来,方知查良镛而不平庸。 作为旧地主背景出身的查老,也许从未料想到自己一生...
评分武侠的另一面是社评 评《金庸传》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喜欢看金庸小说的大有人在,对他的小说情节津津乐道,对其中的人物角色也能侃侃而谈,更有甚者的是对金庸的小说进行系列的研究解读,从中读出历史、政治的知识来。很多人猜想金庸先生一定是个武林高手或...
评分我们这一代人对金庸的记忆是从课堂上偷看武侠小说开始的,曾记得在语文课堂上蒙了课本的书皮偷看《射雕英雄传》,结果书被老师没收了去,那知老师也是金庸的拥趸,看完了居然归还我,且嘱我把另外几册也拿给他看。 傅国涌在《金庸传》中对金庸的人生分两个方面来说,一个是...
图书标签: 金庸 人物传记 传记 傅国涌 武侠 文学 中国 中国文学
金庸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神话,有人说他是“文坛侠圣”,有人称他为香港“良知的灯塔”,也有人认为他一钱不值。其实,媒体和大众的眼中的金庸都是神坛之上的金庸。
这是第一部以平视的眼光写下的《金庸传》,作者以客观、理性的尺度,依据大量详实可信的史料,写出了一个真实的人,一个出类拔萃的武侠小说家,一个报业巨子,一个备受争议的社会活动家。本书首次利用第一手的档案,挖掘出不少鲜为人知的珍贵资料,矫正了有关金庸生平的许多讹误。
2003年本书初版问世后曾引起广泛关注。十年后推出的修订本,使用大量原始材料,增补了许多鲜活的细节,不仅可以理解金庸作为报人、作家和商人的一生,并透过这个人物的命运更深地认识二十世纪风云跌宕的大时代,看到两岸三地在这个大时代中的变迁。
金迷必读,虽然写的人并不是金迷
评分旧作修订。写传主一生喜怒哀乐悲恐惊,虽不算详尽,也面面俱到。成书前后作者均未与金庸晤面,可谓典型的闭门造车,但这样倒也添了几分客观,免去朋友或仇家的偏颇。他一向重视从材料中挖掘可写之物,写此书也并不算难。当年也许是应邀所作之小品,后来也许会成为其最知名的著作。
评分落拓少年载酒行,稗官野史负狂名。 千古文人侠客梦,亦文亦侠查良镛。
评分读完此书对金庸先生的一生有了一个粗略的了解。记得他过世时朋友圈一顿刷屏,八零九零后都是看他的作品改编的影视剧长大的,但有多少人知道武侠小说不过是他的副业呢,真的好希望能读一读他写的社评。记得书中说金庸写社评时对很多政治大事都预测得很准,其实他也准确地预测了自己的寿命啊。不知道他的墓碑上是不是如他当日所想的那样刻下了那些话呢?
评分看到他在《明报》的作为,觉得只是把他当做武侠小说大师太屈才,也燃起看他小说的想法(平时不看武侠)。不过看到他后期各种不服老的行为还真有种悲哀的感觉
金庸传(修订版)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