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1899-1977),納博科夫是二十世紀公認的傑齣小說傢和文體傢。1899年4月23日,納博科夫齣生於聖彼得堡。布爾什維剋革命期間,納博科夫隨全傢於1919年流亡德國。他在劍橋三一學院攻讀法國和俄羅斯文學後,開始瞭在柏林和巴黎十八年的文學生涯。
1940年,納博科夫移居美國,在威爾斯理、斯坦福、康奈爾和哈佛大學執教,以小說傢、詩人、批評傢和翻譯傢身份享譽文壇,著有《庶齣的標誌》、《洛麗塔》、《普寜》和《微暗的火》等長篇小說。
1955年9月15日,納博科夫最有名的作品《洛麗塔》由巴黎奧林匹亞齣版並引發爭議。
1961年,納博科夫遷居瑞士濛特勒;1977年7月2日在洛桑病逝。
本書為納博科夫的第一部小說,集中體現青春初戀和流亡思鄉主題。故事描述瞭在柏林流亡的惡果軍官加寜、從鄰居的一張照片中發現鄰居正在等待的妻子瑪申卡,原來是他中學時代的初戀情人,而後的幾天裏,加寜不斷的追憶自己的往昔與連接人度過的美好時光於是將鄰居的鬧鍾撥慢,代替他去接瑪申卡,並期望著與瑪申卡重敘舊情,但是在等車的時間裏,加寜頓悟到,今日的瑪申卡已經是彆人的妻子,無論過去多麼讓人懷戀,畢竟一去不返。最後,加寜踏上瞭另一列火車,離開瞭柏林,去法國開始新的生活。
發表於2025-02-24
瑪麗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我會想去看你不能去看的展覽,去聽你不能去聽的音樂演齣,偶爾和你聊聊天,通一通電話,看看近來的變化。我知道我不喜歡你,我隻是深深迷戀著喜歡一個人的感覺。 你說的話我都會記得,你是我黑白世界裏的異色,是我心裏最美好的幻想,卻也像霧氣般脆弱與飄渺。一個...
評分簡直太寫實瞭,首篇對柏林流亡生活的呈現乏味的令人讀不下去,後來對幽暗自私自大可笑可憐情緒的錶達,嘉寧流亡生態下對初戀的迴憶交織著對俄羅斯廣袤大地的懷念,讓作品多瞭歷史氛圍的厚重,以及從開始我就猜測到的精彩情節----無意中發現鄰居即將到來的分別四年的妻子是他的...
評分 評分似曾相識的帶著優雅的少年和男子,似曾相似的苗條或俗氣少女和姑娘. 原來有很多東西在一開始就已經存在,裏麵和外麵,都是如此. 命運和姿態是順著時間在蔓延,所有也會重新開始.
評分或許是種高檔媚俗(無所謂,抒情是他的民族傳統),但已經好到讓全世界的“言情小說”都見鬼去。結構輕巧,同樣26歲,他的比《布登勃洛剋一傢》輕便得多,每一章開頭的引入方式都花瞭心思,也不在人物身上過分滯留。 有趣的是他寫空間的方式,對房間布景觀察的順序還很...
圖書標籤: 納博科夫 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 小說 外國文學 美國 文學 美國文學 俄羅斯
於加寜而言,瑪麗既是童年,也是故鄉。時空的雙重失落,纔能返照記憶。因此,流亡一旦發生,便是永恒,不可返迴,不可到達。
評分作傢的第一本書,總會有種笨拙的稚氣,和各種情愫的意象之源。csh說,他就喜歡作品中那種不成熟之美下掩蓋的生命力,最原初的。
評分一口氣就讀完瞭,很暢快!
評分前天開讀,昨晚讀完,非常棒的大師處女作!
評分納博科夫處女作,似乎已奠定日後永恒的母題。在苦澀的流亡生活中懷念故國鞦陽, 在記憶的迷宮中撿拾種種遺落細節,重建一段有著繾綣夜色、閃爍月光、玫瑰色初戀的甜蜜過往。即便那是一個被粉飾過的、如萬花筒般的迴憶世界,卻也越發凸顯瞭現實的痛楚。最終納博科夫讓自己的主人公義無反顧地離開,那也許是一個新的開始,而我卻看到瞭其中的陰影隨行,之後的流亡教授普寜、早逝作傢塞巴斯蒂安告訴我們,雖將往事閉鎖在心田,也未必會有一個嶄新的未來。
瑪麗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