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D.Kaplan),美国知名“鹰派”战略学者,2009年被美国国防部长盖茨任命为五角大楼国防政策委员会成员,现为《大西洋》月刊记者。
为考察环印度洋地区的地缘政治,作者做了大量田野调查。在此过程中作者发现,虽然各国、各人关于权力平衡的视角和观点不尽相同,但一个共识是中国和印度是该地区新兴的力量。随着中印的崛起,各自均要保证“原材料通道的安全”。为验证此假说,作者借鉴了历史学和权力平衡理论的若干观点,并从现实地缘上考察了“阿曼--巴基斯坦--缅甸--印尼” 对原材料运输线的意义,以及可能威胁海洋航线的要素,诸如海盗、种族冲突、或对马六甲海峡的恶意控制。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这本书要感谢京东的各种活动,否则估计很难碰上,我比较喜欢社科出版社的设计风格,没有时事出版社那种傻大粗的气息,重视整体美感及协调性,看得出来每本书都很用心的(就我手头现有的若干部该出版社出的书看来)。 这部书如果光看题目其实会引起...
评分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不时令我想起另一本经典著作——《忧郁的热带》。 与列维-斯特劳斯的真诚质朴的学术思想一样,卡普兰没有引用著名的政治、国际关系理论来为自己背书,而是选择了一种更个人化的视角来解读印度洋的历史与地缘政治。他用自己的双足走遍了书中...
评分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不时令我想起另一本经典著作——《忧郁的热带》。 与列维-斯特劳斯的真诚质朴的学术思想一样,卡普兰没有引用著名的政治、国际关系理论来为自己背书,而是选择了一种更个人化的视角来解读印度洋的历史与地缘政治。他用自己的双足走遍了书中...
评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这本书要感谢京东的各种活动,否则估计很难碰上,我比较喜欢社科出版社的设计风格,没有时事出版社那种傻大粗的气息,重视整体美感及协调性,看得出来每本书都很用心的(就我手头现有的若干部该出版社出的书看来)。 这部书如果光看题目其实会引起...
评分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不时令我想起另一本经典著作——《忧郁的热带》。 与列维-斯特劳斯的真诚质朴的学术思想一样,卡普兰没有引用著名的政治、国际关系理论来为自己背书,而是选择了一种更个人化的视角来解读印度洋的历史与地缘政治。他用自己的双足走遍了书中...
這種略談也只能略讀了。
评分很好的印度洋地缘政治扫盲书。作者提到中国的海洋势力扩张在西北内陆问题能很好控制的前提下是战略必须,但是偏偏西北现在被激化,恶性事件不断。瓜达尔港,克拉地峡之类的布局正在逐步成为现实,这一点作者的嗅觉还是很敏锐的。整个印度洋从美国的一极化过渡到多极化会是平稳的吗?作者认为有机会,本人认为很渺茫,应考虑的是冲突到何种强度而非和平势力交接。
评分新年70本之51。可能有很多人不习惯此书的写作模式,也有人提出,书中未用档案等材料,而是广泛取材于采访。不过,这是一本战略分析著作,作者是美国智库著名的右翼犹太人,他的工作性质,就是为美国当下,以及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做对策。因此,本书重点是知来,而非鉴往。在现代国际政治关系中,大部分文件属于机密,而解密档案更是不存在太多现实功效,相反,信息收集,情报分析,才是常用的途径。至于历史过程的叙述,是基于历史主义的路径,提供参考的一环,采用二手史料足以。多说一句,相比于国内目前的同类著作,并非国人水平太差,而是美国学者资金充沛,出行方便,例如本书就直接得益于当地调研采访,这种财力物力支持,目前国内远远不具备,本书可推荐。
评分游记加国际关系分析的风格很难得,挺不容易的,偶像啊
评分同样对印度洋的写法,我中华上国搞一个班子写估计都难写出这种既有社会辨识度又有历史纵深感的作品。天朝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现代化除了绝对忠诚外,丰富专业的知识性真的也很重要了。我得再回去看看议程设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