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化桥
现任慢牛投资公司董事长。2011~2012年间,他曾担任广州万穗小额贷款公司的董事长。2012年1月,他被中国小贷行业协会授予“小额信贷年度人物”。
他曾在全球知名的瑞士银行(UBS)工作了11年,期间,他曾担任UBS中国研究部主管和投资银行部中国区副总经理。1986~1989年间,他曾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工作。2006~2008年间,他在一家香港上市的地产公司深圳控股(0604.HK)担任首席营运官。
在担任UBS中国研究部主管期间,他的团队曾连续5年(2001~2005年)被《机构投资者》杂志评为“最佳中国研究团队”,他本人也曾连续4年(2001~2004年)被《亚洲货币》(Asiamoney)评选为“最佳中国分析师”。
他于1991年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并曾在堪培拉大学讲授金融学。张化桥曾在《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和《国际先驱论坛报》等大型媒体发表多篇文章,着有两本中文畅销书:《一个证券分析师的醒悟》和《避开股市的地雷》。
发表于2025-02-02
影子银行内幕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一直觉得小贷挺赚,读过此书觉得还是银行躺着就能挣钱最容易。 关键一是资金成本低,二是贷款风险小——因为成本低,所以只要不犯傻,根本就没必要冒风险 就算现在各种宝可能会推高一些银行的资金成本,但也比信托小贷好太多 可是。。。居然A股的银行都是破净的,是市场错了?...
评分首先,张先生的这本书书名起得实在名不符实,其实主要讲的是张先生在小额贷款公司的工作经历,但书名一下升华到了影子银行的范畴,从书籍营销的角度来说就变成高端大气了。另外,副标题是“下一个次贷危机的源头?”其实也没花大篇幅阐述小贷怎么变成危机的原因,又是抓...
评分奔着想全面了解影子银行的内涵和发展目标而读的书,读完发现这是作者以小贷公司切身经历为素材的“吐槽”之作。不过虽为“吐槽”,但是吐出了很多人想将而不敢讲的观点,特别是其中对监管部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批判,话糙理不糙。对小贷公司、私募基金、担保等机构的运...
评分我很喜欢张化桥先生的书:简单,直接,没有废话。这本书大体上是张先生从事小额贷款两年的经历,怨气很大,牢骚很多,但都是干货。他对金融业的看法是很直接的。值得读多两次,反正很好读。 讲胡德空调的投资:这种依靠单一产品制造,行业产能又过剩的经营模式通常都是有缺陷...
评分初看简历时光辉灿烂:人总行计划司5年,后入瑞银华宝证券公司,担任董事总经理兼中国研究部联席主管和主管任中国研究部主管。7年证券业从业经验。掀翻过格林柯尔及顾雏军。可惜,写的极差。通篇无关于影子银行,说的不过是自己在小贷公司的鸡零狗碎。 写到其与某分行行长谈及...
图书标签: 金融 影子银行 张化桥 投资 信贷 银行 中国 金融与投资
美国部署退市,当大部分人以为金融海啸危机已过之际,却忽略了中国累积了二三十年的信贷泡沫!而全球新一浪的金融海啸,源头极有可能来自中国的「影子银行」!
你还以为影子银行与你何干? 真相是它们无处不在。
小额贷款、信托投资公司、民间借贷、典当,甚至银行里千奇百怪的理财产品都属于影子银行的组成部分。今天中国面对的流动性过剩、低利率、信贷扩张、通胀、房地产泡沫等问题,更与影子银行环环紧扣,无论你是寻常百姓还是做生意的、卖大白菜的抑或是股民,都逃不开这股愈演愈烈的漩涡。
被誉为“最佳中国分析师”“最具影响力的投资银行家”的张化桥,从人人艳羡的国际投资银行跳进小额贷款的行业,旋即被封为“小额信贷年度人物”。本书将揭示张化桥经历三年惊心动魄、在希望与绝望中游走的日子。他看到了金融业的内幕,体会到影子银行业的辛酸和黑暗,并在本书中分析了当下中国金融体系中最大的风险,预示下一波次贷风暴的起点。作者预言:“中国创造了地球上最大信贷泡沫,如未能及时将泡沫释放,将很可能成为新一轮环球金融海啸的源头。”
本书英文版在海外引发极大关注,甫一出版即登上亚马逊金融及银行类畅销书第一名,更获《经济学人》《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纽约时报》、彭博、英国广播公司等全球知名媒体争相采访报道。
我可以把这本书当作是张化桥选择创业失败的吐槽,但对小额信贷,甚至于P2P的发展,似乎现在已经渐渐超出了监管当局的控制。中国市场的世纪市场利率到底是多少,我的风险偏好到底在哪里。始终有一群迷雾挡在眼前。
评分我们的监管的思路无比奇怪,既担忧又恐惧,恨不得事情回到娘肚子里别出来。象强迫还贷再放回结果搞出过桥贷款这种怪物,这类例子只是让人受了折腾还哭笑不得。张又说了很多实话,但全书的干货容量比前a部股市地雷还是少很多了。
评分从瑞银(香港)跳进一家地方小贷才一年就退回香港,能写出来什么内幕...可想而知,不愧是畅销书,内容上只能说凑活,更像是博客体。作者吐槽起来逻辑混乱的地方也是不止一处。 1、作者不停地在吐槽地方金融监管对小贷公司荒唐而苛刻的监管:负债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50%;通过信托做资产证券化来变相提高杠杆率也屡屡被监管封杀;不允许小贷公司留存为分配利润。 2、作者领导的小贷公司利率为24%,4倍于基准利率(超过4倍定义为高利贷有法律风险),作者认为两三天的过桥贷款的风险收益不值得做。 3、虽然书名有点夸张,写的比较水,不过还是有一些不为人熟知的内容的,毕竟关于中国的小贷公司和民间借贷的资料还是比较少。
评分四星五星之间!大实话,虽然有些个人吐槽,但说的都是那回事。欣赏张化桥先生这个人!里边有些话不仅仅适用于金融行业,我也感同身受!可惜我太懒,就没做过读书笔记。。。
评分从瑞银(香港)跳进一家地方小贷才一年就退回香港,能写出来什么内幕...可想而知,不愧是畅销书,内容上只能说凑活,更像是博客体。作者吐槽起来逻辑混乱的地方也是不止一处。 1、作者不停地在吐槽地方金融监管对小贷公司荒唐而苛刻的监管:负债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50%;通过信托做资产证券化来变相提高杠杆率也屡屡被监管封杀;不允许小贷公司留存为分配利润。 2、作者领导的小贷公司利率为24%,4倍于基准利率(超过4倍定义为高利贷有法律风险),作者认为两三天的过桥贷款的风险收益不值得做。 3、虽然书名有点夸张,写的比较水,不过还是有一些不为人熟知的内容的,毕竟关于中国的小贷公司和民间借贷的资料还是比较少。
影子银行内幕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