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天新,1934年生。1954-1959年在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历史系学习,毕业后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工作,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指导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研究人员共20余人。主持国家教委社科基金项目《欧洲统一的思想与实践》,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际冷战中的大国战略关系研究》。先后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以及北京大学科研奖、教学优秀奖和教材优秀奖。曾任中国苏联史研究会秘书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卷编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特约高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研究所苏联研究中心理事。
著有《平等、强国的理想与苏联的实践》一书。主编出版了《世界通史·现代卷》、《世界通史·当代卷》、《365天中外名人大事辞典》、《外国历史常识——现代部分》、《欧洲的分与合》、《冷战前期的大国关系》。选译《世界史资料丛刊: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发表了论文30多篇。
发表于2024-11-21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苏联史(第4卷)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标签: 历史 苏联史 苏联 苏联研究 苏联历史 苏俄 苏东冷战史 史学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苏联史(第4卷)》主要叙述了苏联1930年代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时期。本书利用档案史料,阐述了这一段的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剖析当时的经济状况,政治形势,党内的斗争,历史传统,民众素质,国际环境等客观条件,具体论述了斯大林一方面受客观条件限制,不能随心所欲地行动;另一方面又利用客观形势,依靠集中体制,有计划有谋略地推行自己的政策。
靠数据堆彻起来的统计资料而已,而且斯大林集体化各种数据在俄国学者那也有不同的统计结果,只是简单采取一部分而不去关注俄国学者各种分析数据(斯大林斯大林时期用“生物学产量”编造了各种假数据,要接近真实历史是要费脑子去分析档案统计数据的),这八十几岁的老人明显有节操,书里说了斯大林对饥荒民众的死活漠不关心,并没有给斯大林隐恶,比不少黄俄学者都强。但动物农场内中文学者出版的著作质量必然不高,在Stephen Kotkin的那本半人物半苏俄社会的斯大林传记出版后,发现一比较两者之间简直是渤海平面到珠穆朗玛峰峰顶的高度那么远,研究斯大林时代苏联必须研究斯大林他的意识形态本质,一个说自己信仰社毁猪义的老人对斯大林的理解还比不上一个小他二十多岁的不信仰社毁猪义的Kotkin,这套苏联史丛书算是毁了
评分封面倒挺有意境
评分堆砌史料,理念先行。特别是苏联工业化的章节,空洞无物,罗列数字而已。苏联的高度计划,和中国的松散计划之间的区别完全看不出,给人的感觉反倒是苏联在不断修改计划。工业化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全局性的工程,在作者那里完全咂不出感觉。
评分虽然说保证公正的态度,但是我觉得作者在某些地方反而恰恰缺乏他提倡的“史德”,不经意间在一些小地方留下一两句,给一些事情下了结论做了批判,以影响阅读者的判断。
评分敘述清楚,閱讀性還算可以。但問題有三:第一,作者帶著強烈的色彩去論述。比如說講計劃經濟這一塊,他居然說如果蘇聯走黃老之學的話說不定成就會比計劃經濟好,不知他哪來的勇氣說這種一點都不專業的話。第二,本書觀點全無新意,三十年前的老一套現在講的是那一套。第三,此人在材料運用上面不見新意,感覺就是迫於上面壓力拿幾本古董書拼拼湊湊出來的老帳本。當然,這本書對事情的釐清與描述還是有所幫助的,但不適合剛接觸這一主題的人看。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苏联史(第4卷)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