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迩冬先生生于1913年,卒于1990年。年轻时即善诗文、灯谜,有“桂林才子”之称。抗战期间以新诗、小说、小品文等创作走上文坛。解放后曾在山西大学中文系任教,1954年调至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古典文学的整理编辑、出版普及上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不但是著名的古典文学研究专家,而且是著名的诗人。一生从写旧诗到写新诗,又转而写旧诗,始终不改诗人本色。著有历史剧《战台湾》、传记《李秀成之死》、短篇小说集《九纹龙》、叙事诗《黑旗》等。他选注的《苏轼诗选》、《苏轼词选》、《韩愈诗选》负有盛名。
三国故事大家已经耳熟能详,而人们对于三国故事的了解多来自于小说《三国演义》。作者将史书《三国志》和小说《三国演义》结合起来,亦文亦史,拓展出别开生面的视野。
汉末董卓扰乱,王允用计将其除去。当老贼陈尸于市,上下无不拍手称快,独有蔡邕感其知遇,形于颜色,竟以此触怒了王允,下狱死。这是听说过一点三国故事的人都知道的。 彼时“搢绅诸儒莫不流涕”,后世为之感慨叹息的也很多。我最近偶翻陈迩冬先生的《闲话三分》,也说到这一段...
评分古来衣袋诏的故事较多,其中虚虚实实,实实虚虚的。能明确的,屈指可数。 汉献帝寄人篱下,心中对曹操有恨,想必是实情。心中愿意有人来勤王,也是常理。但是,董承之人非机密之人,非重臣,此等重要之事托付于他,可以成事乎? 董承可能见曹操飞扬跋扈,可能出于为君报国之心...
评分在《三国演义》中,周郎完全沦为了配角,为诸葛亮配戏。 辛弃疾曾经在《大江东去》一词中,对周郎和孙仲谋大力地赞扬,可见当时之人,还是识得英豪的。 后世为了突出刘备正统,为了突出孔明,只能是委屈周郎了。
评分“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横亘千年时光,三国题材在今天为什么依旧如此盛行? 鲁迅先生给出了这样的答案:“盖当时多英雄,武勇智术,瑰伟动人,而事状无楚汉之简,又无春秋列国之繁,故尤宜于讲说。……而今日搬演为戏文者尤多……其在小说,乃因有罗贯中本而名益显。”在...
评分汉末董卓扰乱,王允用计将其除去。当老贼陈尸于市,上下无不拍手称快,独有蔡邕感其知遇,形于颜色,竟以此触怒了王允,下狱死。这是听说过一点三国故事的人都知道的。 彼时“搢绅诸儒莫不流涕”,后世为之感慨叹息的也很多。我最近偶翻陈迩冬先生的《闲话三分》,也说到这一段...
还是比较有见识的。比如对魏延的事等等…不过,书里有句话可能要改改,我觉得庸主未必无能,暴君未必无志
评分还是比较有见识的。比如对魏延的事等等…不过,书里有句话可能要改改,我觉得庸主未必无能,暴君未必无志
评分短文简洁生动,却又不停引用资料,不失学术性。简单了解三国的好书。
评分三联书店把本书纳入“中学图书馆文库”,恰如其分。
评分小书慢品,视角独特。话说,男儿当如周公瑾,大帝誓师江水绿,小乔卸甲晚妆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