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用不足十萬字的篇幅,厘清瞭明史上最為糾纏繁復又影響最深遠的梃擊、紅丸、移宮三案。而在進入具體的“案情分析”之前,作者從帝權與相權的矛盾入手,到萬曆“造因”為止,從製度層麵交代三案動因,從帝王層麵交代三案導火綫,將明代的皇權與相權,朝廷與宦官,以及三大案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相互聯係等條分縷析,給讀者呈現齣一幅明末宮廷、朝政和社會清晰生動的立體圖形。
發表於2025-02-07
三案始末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早先在書話上見人贊這本《三案始末》,頗感興趣,隨手一查,重慶齣版社1984年齣版,心涼瞭半截,想,得瞭,可遇不可求。誰知在網上輕鬆就找到瞭電子書,感嘆信息時代的神奇。(似乎重慶齣版社2004年將溫功義的《三案始末》和《明代的宦官和宮廷》閤為《明代宦官與三案》一...
評分初識此書,還是大學時代混天涯社區的時候。閑閑書話的斑竹梁由之曾經力薦。可此書至2000年由重慶齣版社齣版後就此絕版,芳蹤難覓。三聯能將此書重版,可見其作為老牌齣版社的眼力。 溫先生是大公報舊人,退職閑居後寫作瞭此書。老先生態度謙和平易,語言從容淡定,見識中正通...
評分有些話聽起來大義凜然,但仔細分析卻是高端黑,比如“無漢唐之和親,無兩宋之歲貢,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國門”這句用來贊揚明朝的話。明是中國曆史上最後一個大一統的漢人皇朝,享國兩百七十六年,中國曆史上標準的大王朝,尤其是到瞭清末民初中國形成現代民族國傢之際,明王朝...
評分孫驍驥/文 一部二十四史,從何說起?有史傢迴答說,宜從明史說起。為什麼彆的朝代不提而偏偏提明朝?這是因為中國兩韆年的封建帝製發展到明代,各個方麵已臻於成熟,最具代錶性。漢學傢費正清在《中國:傳統與變革》一書裏對明朝的評價就頗高,他用一種近乎仰慕的口吻寫...
評分作者解放前在大公報任職,解放後基本"述而不作",84年寫本書,89年寫《明代的宦官與宮廷》。 這本小書十一萬字,不光說明白瞭明末三大案(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的來龍去脈,還把明朝整體的政治格局說的非常清楚。 個人感覺作者頗有掃地僧風範:史學功力非常深厚,但是因...
圖書標籤: 曆史 明史 溫功義 明朝 政治 中國曆史 中國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非常精彩。講故事,講曆史,講政治。所謂活讀曆史,融會貫通,應該就像是溫功義先生這樣吧。明末三案,三場風波而已,但背後大有玄機。明初帝權與相權的重新分配埋下瞭三案的種子,也埋下瞭明代日漸腐朽的根源。於我看來,這簡直的極權社會的迷局,既要官場運轉自如順暢,又要皇帝大權在握,隻能互相牽製、鬥爭,長久以往,眾人皆為權利的囚徒。明代宮廷官場簡直就是血腥的殺場,仕途都是用命博得。這本小書,值得一再重讀,不僅能看清那段特定的曆史,更能正三觀,學習讀史觀政做事的方法。初涉明史,讀到這本經典,實在幸運。
評分非常精彩。講故事,講曆史,講政治。所謂活讀曆史,融會貫通,應該就像是溫功義先生這樣吧。明末三案,三場風波而已,但背後大有玄機。明初帝權與相權的重新分配埋下瞭三案的種子,也埋下瞭明代日漸腐朽的根源。於我看來,這簡直的極權社會的迷局,既要官場運轉自如順暢,又要皇帝大權在握,隻能互相牽製、鬥爭,長久以往,眾人皆為權利的囚徒。明代宮廷官場簡直就是血腥的殺場,仕途都是用命博得。這本小書,值得一再重讀,不僅能看清那段特定的曆史,更能正三觀,學習讀史觀政做事的方法。初涉明史,讀到這本經典,實在幸運。
評分曆史本來有趣,無趣的是教科書
評分新版精裝。重讀。
評分有點意思。1、“是非對錯”不過是政治鬥爭中各方的興衰晴雨錶。2、我大明朝的問題一嚮都是“體製問題”。3、讀史最令人感嘆的不是曆史總在重演,而是人性從未改變。
三案始末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