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西亞•馬爾剋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1927年齣生於哥倫比亞馬格達萊納海濱小鎮阿拉卡塔卡。童年與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936年隨父母遷居蘇剋雷。1947年考入波哥大國立大學。1948年因內戰輟學,進入報界。五十年代開始齣版文學作品。六十年代初移居墨西哥。1967年齣版《百年孤獨》。1975年《族長的鞦天》問世。1982年獲諾貝爾文學奬。2014年4月17日於墨西哥病逝。
《族長的鞦天》運用斑斕萬韆的意象、光怪陸離的情節、排山倒海的句式,講述瞭一個獨裁者無所不能卻孤獨落寞的一生。他在難以數算的歲月中享盡榮光,卻無法改變“沒有能力去愛”的命運,於是他一邊用權力的罪惡補償這無恥的命運,一邊在隻有母牛的宮殿裏淪為自己孤獨的祭品。
《族長的鞦天》是加西亞•馬爾剋斯文學成就最高的傑作,將魔幻現實主義發揮到極緻,也最好地體現瞭他在詩歌、音樂等方麵的藝術素養,被譽為“近五十年所有語種裏最偉大的小說“。它又是馬爾剋斯傾注最多情感的內心告白,融入瞭他個人對孤獨的深沉感受:族長的孤獨,正是在名望光環下馬爾剋斯孤獨內心的寫照。
★近五十年來各語種的小說中,《族長的鞦天》最為偉大。馬爾剋斯以抒情詩般不可思議的語言,寫下瞭無人能及的作品。——薩爾曼•拉什迪
★有一天,當沒有人記得《百年孤獨》中的奧雷裏亞諾是一個人還是一條街的時候,《族長的鞦天》將使我免於被遺忘。——加西亞·馬爾剋斯
★如果你看到的不是獨裁者,而是一位對自己的名聲非常不安的作傢,便可讀到此書真正的含義。馬爾剋斯在寫這本書時,自傳性的元素淩駕於一切之上,它挖掘人類存在的最黑暗深處、並深刻地反應在他自己的靈魂上。——《馬爾剋斯的一生》
★馬爾剋斯身為作傢最重要的作品是《族長的鞦天》,而不是《百年孤獨》。因為它把《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等其他作品壓縮在其中。如果說《百年孤獨》是他人生的分水嶺,那麼《族長的鞦天》是他作品的中心點。 —— 傑拉德•馬丁(馬爾剋斯研究權威)
發表於2025-02-02
族長的鞦天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馬爾剋斯的《族長的鞦天》,讓我不由想起瞭略薩的 《公羊的節日》。 不過無論是馬爾剋斯還是略薩,自從上一次閱讀他們的作品到現在,差不多也有三年瞭,但是對於拉美文學展現齣來的神秘而陌生的美洲世界,我還是印象深刻的。《百年孤獨》就是拉美曆史的縮影,...
評分那幾年其實有很多人說這本書。關於這書的前前後後,簡單一句話,因為它沒有《百年孤獨》那麼大的名氣,名字也沒那麼好聽,於是就漸漸給人冷落瞭。 也許是至今。否則新經典乾嗎不先齣《族長的鞦天》呢? 在中國,從商業上講,《百年孤獨》的價值比《族長》不知大哪裏去瞭。從文...
評分那幾年其實有很多人說這本書。關於這書的前前後後,簡單一句話,因為它沒有《百年孤獨》那麼大的名氣,名字也沒那麼好聽,於是就漸漸給人冷落瞭。 也許是至今。否則新經典乾嗎不先齣《族長的鞦天》呢? 在中國,從商業上講,《百年孤獨》的價值比《族長》不知大哪裏去瞭。從文...
圖書標籤: 加西亞·馬爾剋斯 拉美文學 小說 馬爾剋斯 魔幻現實主義 外國文學 哥倫比亞 文學
跟馬爾剋斯其他幾本著作不同,這本書顯得十分晦澀,給人一種支離破碎的感覺,看著很容易走神,並且不分段的寫法真的讓人很不習慣。假如你不是馬爾剋斯鐵粉,純屬獵奇想看這本書,我覺得還是彆看瞭……
評分可能略薩的作品讀得多瞭,再看馬爾剋斯描寫獨裁有點不痛不癢,太執著於炫技和掉書袋,語言斑斕得有些刺眼,讀完以後腦袋裏盡是花哨的文字反倒有些蒼白,“他在自己的榮光中如此孤獨,孤獨得連一個敵人都沒有剩下。”老馬的作品看來看去還是《百年孤獨》最好。另外南海這一套的翻譯很不錯,不過腰封實在畫蛇添足瞭,每一本都是“xx最滿意”“遠比xx更”雲雲,沒有必要搞這麼多噱頭。
評分活著為瞭腐爛。
評分這書不太適閤一口氣讀完,要不然不是跟不上就是自己瘋瞭。有點兒類似於看時間簡史那一類的書的時候覺得自己的腦子跟作者的腦子結構完全不一樣,所以隻有敬畏,不奢求理解。
評分比百年更孤獨,比霍亂更迷亂,馬爾剋斯筆下所有蝕骨的寂寞、所有瑰麗紛繁的想象、所有愛和狂亂,都在此升級為終極版,假如隻看老馬一本書,推薦這本足夠;六大塊巨大沉重結結實實的自然段,長句以韆鈞之力排山倒海不容喘息,浩瀚辭海以汪洋肆意之勢呼嘯席捲,隨意超越時空的視角流轉,隻能聽憑被滌蕩一空,在那永恒的無盡時光終於結束後,澄澈降臨光明歌唱,整本書就是一首不用分行無需逗號的長篇史詩。在喘息和嗚咽中滾燙的淚水裏,在紙牌隱秘而注定的漩渦裏,在永不停歇的滂沱大雨裏,在歡樂而響亮的歡愛聲裏,衰朽而孤獨的將軍死去,復活,永生。
族長的鞦天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