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海滨小镇阿拉卡塔卡。童年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936年随父母迁居苏克雷。1947年考入波哥大国立大学。1948年因内战辍学,进入报界。五十年代开始出版文学作品。六十年代初移居墨西哥。1967年出版《百年孤独》。1975年《族长的秋天》问世。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2014年4月17日于墨西哥病逝。
发表于2025-04-15
族长的秋天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如果你看到的不是独裁者,而是一位对自己的名声非常不安的作家,便可读到此书真正的含义。马尔克斯在写这本书时,自传性的元素凌驾于一切之上,它挖掘人类存在的最黑暗深处、并深刻地反应在他自己的灵魂上。 ——《马尔克斯的一生》 如果这世上只能存留最后一位讲故事的老人,...
评分 评分对于马尔克斯,我们大可不必只将目光局限于他的《百年孤独》。 距离《百年孤独》九年后完成的这本《族长的秋天》,既然能被作者冠以描绘“孤独的力量之诗”的称谓,就足以证明它在老马心中地位的非同小可(毕竟老马是“孤独”专业户嘛,他坚持走“孤独”的路线可是一百...
评分阅读《族长的秋天》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你需要经得起如长歌一般的语言倾泻而下不容喘息,你也要经得起人物情节与经验中所惯知的“小说”的迥然不同。 马尔克斯在这本书中的语言运用是一个实验性的尝试,连篇累牍的长句迎面扑来,时空和场景的转换任意呈现,更在结构...
评分《族长的秋天》是马尔克斯另一部无人能及的作品,篇幅上比《百年孤独》和《霍乱时期的爱情》都要短,但从1968年动笔到1975年成书,创作历时八年之久。不幸的是,它比《百年孤独》更加难以阅读,究竟有多少人肯花八天时间沉湎其中不得而知。我几乎花了阅读前两部小说同样的时间...
图书标签: 加西亚·马尔克斯 拉美文学 小说 马尔克斯 魔幻现实主义 外国文学 哥伦比亚 文学
《族长的秋天》运用斑斓万千的意象、光怪陆离的情节、排山倒海的句式,讲述了一个独裁者无所不能却孤独落寞的一生。他在难以数算的岁月中享尽荣光,却无法改变“没有能力去爱”的命运,于是他一边用权力的罪恶补偿这无耻的命运,一边在只有母牛的宫殿里沦为自己孤独的祭品。
《族长的秋天》是加西亚•马尔克斯文学成就最高的杰作,将魔幻现实主义发挥到极致,也最好地体现了他在诗歌、音乐等方面的艺术素养,被誉为“近五十年所有语种里最伟大的小说“。它又是马尔克斯倾注最多情感的内心告白,融入了他个人对孤独的深沉感受:族长的孤独,正是在名望光环下马尔克斯孤独内心的写照。
★近五十年来各语种的小说中,《族长的秋天》最为伟大。马尔克斯以抒情诗般不可思议的语言,写下了无人能及的作品。——萨尔曼•拉什迪
★有一天,当没有人记得《百年孤独》中的奥雷里亚诺是一个人还是一条街的时候,《族长的秋天》将使我免于被遗忘。——加西亚·马尔克斯
★如果你看到的不是独裁者,而是一位对自己的名声非常不安的作家,便可读到此书真正的含义。马尔克斯在写这本书时,自传性的元素凌驾于一切之上,它挖掘人类存在的最黑暗深处、并深刻地反应在他自己的灵魂上。——《马尔克斯的一生》
★马尔克斯身为作家最重要的作品是《族长的秋天》,而不是《百年孤独》。因为它把《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等其他作品压缩在其中。如果说《百年孤独》是他人生的分水岭,那么《族长的秋天》是他作品的中心点。 —— 杰拉德•马丁(马尔克斯研究权威)
没什么可说的,因为马尔克斯已经把语言和文字玩尽了。。。。。。。。句号构成省略号,用以表达那百种千般却无从说起的情绪
评分跟马尔克斯其他几本著作不同,这本书显得十分晦涩,给人一种支离破碎的感觉,看着很容易走神,并且不分段的写法真的让人很不习惯。假如你不是马尔克斯铁粉,纯属猎奇想看这本书,我觉得还是别看了……
评分意象。想来想去还是只有这一个词可以用。诗化的语言。马尔克斯几乎用纷繁的意象就组成了一部小说。情节被弱化。人物被推远。情绪被淹没。交错的时空。随意的人称。热烈的笔触下是无比的冷静。尽情涂抹却绝对克制。孤独的当权者里未必有人可以体会这份权力的孤独。老马对自己足够用力。对他的读者足够用心。对他的描述对象还是太仁慈也太悲悯了。还有。“族长的孤独,正是在名望光环下马尔克斯孤独内心的写照。”豆瓣上这句话纯属扯淡。伟大作品就是容易让读者胡言乱语。
评分马尔克斯的巅峰。《百年孤独》确是一座高峰,但人人得而登之,《族长的秋天》则是珠穆朗玛峰,攀登需谨慎,有生命危险。
评分像听后摇。
族长的秋天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