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早,1995年於中山大學獲文學學士學位,2001、2005年先後於北京大學獲文學碩士、博士學位,現為中國社科院文學所助理研究員。近年主要關注中國近現代輿論史與文化史、當代文化研究等。曾發錶《京滬白活報:啓濛的兩種路嚮》、《五四時期北大學生刊物比較》、《北京報紙對日俄戰爭的報道與評論》、《新世紀文學L睏境與生機》等論文,著有《紙墨勾當》、《野史記——傳說中的近代中國》,編有《話題2005》、《話題2006》、《話題2007》、《瀋從文集》、《汪曾祺集》等,譯著《閤肥四姊妹》。薩支山,1966年生於福建福州,北京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研究生結業。現任職於中國社科院文學所,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關注左翼文學及50-70年代文學。主要著作有《中國當代文學研究》(閤著)。
對過去一年中發生的那些公眾事件,以及圍繞它們的喧囂,我們不判斷是非,亦不提供所謂的真相。但會把這些事件嵌入曆史的譜係,並在其中思考、批判,和預測。
我們為2013總結的年度關鍵詞是“觀弈”。大傢都知道“爛柯”的傳說:晉時王質伐木入山,見數童子“棋而歌”。其中一位給瞭他一顆棗核,王質含著就不覺得飢餓。不一會兒,一個童子對他說:為啥還不走?王質迴頭一看,自己斧子的木柄都爛瞭。
王質就是咱們這些蕓蕓眾生,(拜現代傳媒之福,仙人不再是《嶗山道士》裏月宮中朦朧的身影。走進深山,看見真身,現場感無比強烈,共同呼吸滿天的霧霾。隻是,)他們下的棋,他們唱的歌,你都看見瞭聽見瞭,你看懂瞭聽懂瞭嗎?(你知道下一子走在哪裏?你知道下一句歌詞是啥?)你就是那個傻傻的觀弈者,嘴裏含著他們給你的棗核。
發表於2025-04-11
話題2013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話題2013》拉頁設計很有味道,可惜正麵“觀弈”設計裏的大事記字號太小,而背麵卻是《話題2012》大事記,據楊早說,是吸收一些讀者的建議而如此——這是個糟糕的建議。每年的“話題”都會購閱,《話題2013》已是第九本瞭,何必如此?另,再次提議,齣版社若能以自然年度為限...
評分《話題2013》拉頁設計很有味道,可惜正麵“觀弈”設計裏的大事記字號太小,而背麵卻是《話題2012》大事記,據楊早說,是吸收一些讀者的建議而如此——這是個糟糕的建議。每年的“話題”都會購閱,《話題2013》已是第九本瞭,何必如此?另,再次提議,齣版社若能以自然年度為限...
評分《話題2013》拉頁設計很有味道,可惜正麵“觀弈”設計裏的大事記字號太小,而背麵卻是《話題2012》大事記,據楊早說,是吸收一些讀者的建議而如此——這是個糟糕的建議。每年的“話題”都會購閱,《話題2013》已是第九本瞭,何必如此?另,再次提議,齣版社若能以自然年度為限...
評分《話題2013》拉頁設計很有味道,可惜正麵“觀弈”設計裏的大事記字號太小,而背麵卻是《話題2012》大事記,據楊早說,是吸收一些讀者的建議而如此——這是個糟糕的建議。每年的“話題”都會購閱,《話題2013》已是第九本瞭,何必如此?另,再次提議,齣版社若能以自然年度為限...
評分《話題2013》拉頁設計很有味道,可惜正麵“觀弈”設計裏的大事記字號太小,而背麵卻是《話題2012》大事記,據楊早說,是吸收一些讀者的建議而如此——這是個糟糕的建議。每年的“話題”都會購閱,《話題2013》已是第九本瞭,何必如此?另,再次提議,齣版社若能以自然年度為限...
圖書標籤: 雜文 話題 楊早 文化 社會 2013年話題 購書計劃 話題2013
和《讀庫》一樣,話題係列也是我一直感興趣的。作為年度書係,這是第九本,實屬不易。如果像《讀庫》一樣,統一裝幀設計就好瞭。
評分- -太遮遮掩掩瞭,真是看瞭不過癮啊……
評分舊書重標。 “話題”這套書(應算是雜誌)買過一兩本,還是因為後來關注張暉早逝事件。 撰稿人多為在京高校教師,以p大和社科院居多。用話題做主軸貫穿整個一年。討論的新聞內容在六年後重讀依然觸目驚心,比如唐慧勞教案。還有一些事件迴頭來看似乎是一種預言,比如薛蠻子事件,懲治大V的開端。也不過就是幾年時間,輿論場的變化卻有目共睹。 如果說有什麼不滿,那就是撰稿人評點事件時的笨拙和老套。現代中國人所熟悉的除瞭正氣凜然,大聲嗬斥的社論體,還有就是這種自以為有趣的“文人酷評”,輸齣的觀點和文風乃至背後的思考方式著實讓人審美疲勞。 其實我更想看到的反而是“不接地氣”而內容深刻的雜誌。談論廣泛的文化,不止於學術或者時事。很遺憾至今沒有看到,或許是言論空間和市場需求都不足吧。
評分提供瞭一個知識分子參與公共領域的獨特觀察視角。不失為年度集體記憶的粗略整理爬梳。
評分和《讀庫》一樣,話題係列也是我一直感興趣的。作為年度書係,這是第九本,實屬不易。如果像《讀庫》一樣,統一裝幀設計就好瞭。
話題2013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