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奈保尔(V.S.Naipaul):
英国当代作家,文化巨匠。1932年生于特立尼达岛上一个印度移民家庭,1950年进入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毕业后迁居伦敦。50年代开始写作,作品以小说、游记、文论为主,主要有《毕斯沃斯先生的房子》、《米格尔街》、《自由国度》、《河湾》与“印度三部曲”等。作品在全球享有盛誉,半个世纪里,将里斯奖、毛姆奖、史密斯奖、布克奖、第一届大卫·柯恩文学奖等收入囊中。1990年,被英国女王封为爵士。2001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发表于2025-04-02
看,这个世界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偷个懒,把我看完原著写的读书笔记在译本这里贴一下) 奈保尔是小说家,但是也写了不少非虚构作品,至今在数量上恰好与小说(集)数量持平,都是14本。奈保尔2004年推出《魔种》后,已经宣布不再写小说,《A Writer's People》则是他最近的非虚构作品(2007年出版)。 ...
评分转自too elephant的日记 http://www.douban.com/note/317985036 从前我抱有一种观点,以为作家必须要有杰出的想象力,我甚至把想象力当作作家最基本的才能,似乎只有如此才能保证他不断地创作出小说。比如金庸;我认为他构筑的武侠世界确实需要足够丰富的想象力。这也许完全是一...
评分一位作家在小说中所体现的细节和情感,往往比他自己所知道的还要多。这些生活中的细节可能包括了当时的社会环境、风俗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形态,并由此可推测当时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这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现代性和史学价值。而作家的思想则更具有选择性,他长篇大论的哲学思...
评分用了三天的时间我才断断续续地读完了这本书。虽然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和悬念,但每次中断阅读都产生一些不忍释卷的感受。但凡空闲下来,手指触摸到那光滑的封面,都好似即将走入一个作家的燕谈沙龙,即将聆听到让人颌首或是击节的声音。 几年前读过奈保尔的《米格尔街》,薄薄的...
评分奈保尔在《看,这个世界》的扉页写着:献给女儿。当然这也有可能是句戏言。这位深具移民印记的作家,写的几乎所有文字都有着某种漂泊感和无根感,他似乎一直在寻找什么,不停地观察、记述,但其间并不携带任何寻找答案的急迫感。奈保尔通过描写自己经历的事件、去过的地方、见...
图书标签: V.S.奈保尔 英国 英国文学 外国文学 随笔 奈保尔 孙仲旭 诺贝尔文学奖
《看,这个世界》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V.S.奈保尔观察和感受这个世界的方式。
“我已经说过,我很早就意识到存在着不同的观察方式,因为我是从很远的地方来到大都市。严格说来,可能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我找不到一个过去,一个我可以进入和考虑的过去,这种缺失让我感到痛心。”
“ 我知道自己父母的情况,但是再往前就不清楚了。我家祖上的事含混模糊。父亲还是个婴儿时,我爷爷就去世了。传给我的家史仅此而已。现在我们追忆的只是一个家族传说,有些内容夸张浪漫,或者完全是编造的,因此不能信以为真。”
奈保尔谈论甘地什么的无所谓,我关注的是他吐槽福楼拜的《萨朗波》。《萨朗波》确实应该被吐槽,可是奈保尔吐得不是很清晰。另,不是我有失厚道,我过去一直认为,现在还是认为,孙先生的翻译并不十分优秀,可以说,离优秀差远了。
评分前三篇最好了,就是原来的《作家看人》,换了个名字
评分第一次读奈保尔,慢慢习惯他的叙述手法:追述式、考据式、还原式。被他所还原的事实冲击,但这种冲击没有获得惯常的戏剧化释放,所以意犹未尽却只能接受,因为它更接近真相。此书翻译有精英化倾向,稍显艰涩但不忍释卷。
评分奈保尔谈论甘地什么的无所谓,我关注的是他吐槽福楼拜的《萨朗波》。《萨朗波》确实应该被吐槽,可是奈保尔吐得不是很清晰。另,不是我有失厚道,我过去一直认为,现在还是认为,孙先生的翻译并不十分优秀,可以说,离优秀差远了。
评分奈保尔笔下的作家与作品:沃尔科特笔下对空虚的赞美,福楼拜《萨朗波》艰深叙事中的不稳定性,安东尼・鲍威尔的平庸与自负......奈保尔说:“我只希望以个人的方式,列出我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接触过的写作,我说写作,但更确切地说,指的是洞察力,一种观察和感觉的方式”,他的笔下不乏刻薄之语,却稍嫌无趣;相较之下,倒是关于印度的部分稍耐读一些,圣雄甘地及其追随者,印度的贫穷、思想的匮乏、两种文明的对抗与相互适应,以及在身份、力量与思想成长方面遭遇的阻碍,那也正是奈保尔所缺失的过去。
看,这个世界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