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雷特•阿班(Hallett Abend,1884—1955),美国《纽约时报》驻华记者,从1926年至1940年他一直在中国生活和居住,期间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高层及英、美、日、苏等国在华军政人员交往密切,写了大量非常有价值的新闻报道。除本书之外,其作品还有《苦难中国》(Tortured China)、《华尔传》(The God from the West)、《一半人为奴,一半人自由:这割裂的世界》(Half Slave,Half Free:This Divided World)等。
发表于2025-03-30
一个美国记者眼中的真实民国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活的历史 《纽约时报》的首席驻华记者哈雷特·阿班自1926年至1940年10月在华共十五年,这十五年恰是中国近代史以来最动荡的大转变时期,外有列强侵略,内有军阀割据、民主党革命,内忧外患,兵连祸结。在这样特殊的时代背景下,阿班凭借着自己特殊的身份、地位,亲历了许...
评分偶对记者的印象一直很差。。并不是瞧不起记者这个行业。。只是我接触的国内记者都不是那么的职业。。。当然和这个大环境有关系。。 书中讲日本少将行贿阿斑那段,让我非常震撼。。。 “要知道,在日本,一个无耻之徒总是能脱颖而出的” “日本在远东及美国糜费巨资,专门用于...
评分哈雷特.阿班(Hallett Abend) 在纽约时报上搜索Hallett Abend 共有1,462 个结果。 copy 哀骀它 2月13日读过 tags:历史 中国历史 民国 回忆录 意想不到的好书,“我坚信,日本的行为,乃是全体及整个国家的行为(P170)。”最后一节特有感同。此书爆了不少料,如沙基惨案实际...
评分采访秘笈?Who cares?我感兴趣的仍然是当时中国的面目。阿班的日子过得太好了,交往的级别太高了,他的中国不是我的祖辈的中国。 就好比中国人之于非洲,谁在乎当地人的苦难?华人在那活得富足而有尊严,当地人的战争只是蚁民的战争,日常生活的背景,却不是生活的一部分,任...
图书标签: 历史 回忆录 民国 新闻 一个美国记者眼中的真实民国 民国史 文学 哈雷特·阿班
晚年孙中山曾经导演“打倒列强除军阀”罗生门?胡适如何从国民党的阶下囚变为蒋介石的坐上宾?南京大屠杀的真正罪魁战后如何得以全身而退并怡然寿终?“二战”期间美日开战再难避免的首要事件是什么?……
就任美国《纽约时报》驻华记者期间(1927—1940年),哈雷特·阿班采写了大量有关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的内政、外交事件及人物的报道,彻底扭转以往西方新闻媒体对中国乃至远东局势兴趣寥寥的局面。
看看这手段在现在政治环境下是不是也很熟悉: “日本蚕食华北时,总是同一种借口。先是在某地发现中国民众有'不满迹象',继而就会出现'自发的变革需求'。带着日本人的眼镜看去,满洲国的边境安全,或日本大型商业利益便因此而危机重重。于是,施加压力,增派军队,就成了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另外,好奇书中关于我赤军的内容和评论是否都被删了,基本不提,非常诡异。
评分和民国采访战 (豆瓣)http://book.douban.com/subject/3134309/除了标题不一样,里边内容完全一样。
评分首先不得不说,本书的书名是败笔。作者是民国时期纽约时报驻华首席记者,此书为他记者生涯回忆录,原名《我的中国岁月》,中文版有一版取名为《民国采访战》,而这一版取做《一个..真实民国》未免有哗众取宠之嫌。实际上,本身虽然以民国为脉络,但主要还是写作者在记者生涯中所遇的挑战、磨难、艰险,其次是作者对亲历事件的第一视角回忆,还有社论观点,在本书出版之时,可谓极具前瞻性。 当然,对于一个政治不敏感、对民国的一团乱麻完全理不清头绪的小白读者来说,本书能让人一窥全局,对各方势力错综复杂的民国面貌有个大概了解,且牵扯的隐藏信息量颇大。下一步打算就读松本重治的《上海时代》。
评分历史 民国
评分首先不得不说,本书的书名是败笔。作者是民国时期纽约时报驻华首席记者,此书为他记者生涯回忆录,原名《我的中国岁月》,中文版有一版取名为《民国采访战》,而这一版取做《一个..真实民国》未免有哗众取宠之嫌。实际上,本身虽然以民国为脉络,但主要还是写作者在记者生涯中所遇的挑战、磨难、艰险,其次是作者对亲历事件的第一视角回忆,还有社论观点,在本书出版之时,可谓极具前瞻性。 当然,对于一个政治不敏感、对民国的一团乱麻完全理不清头绪的小白读者来说,本书能让人一窥全局,对各方势力错综复杂的民国面貌有个大概了解,且牵扯的隐藏信息量颇大。下一步打算就读松本重治的《上海时代》。
一个美国记者眼中的真实民国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