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瑟夫·海勒(1923一),美國黑色幽默派代錶作傢,齣生於紐約市布魯剋林一個猶太移民傢庭。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任空軍中尉。戰後進大學學習,1948年畢業於紐約大學。1949年在哥倫比亞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後,得到富布賴特研究基金赴英國牛津大學深造一年。1950到1952年在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等校任教。此後即離開學校,到《時代》和《展望》等雜誌編輯部任職。1961年,長篇小說《第二十二條軍規》問世,一舉成名,當年即放棄職務,專門從事寫作。
除《第二十二條軍規》外,海勒還發錶過長篇小說兩部:《齣瞭毛病》(1974)和《像高爾德一樣好》(1979)。前者通過對美國中産階級經理人員日常生活的描寫,反映瞭他們苦悶、彷徨的精神世界;後者用詼諧嘲諷的筆法,通過一個試圖涉足官場的猶太知識分子的生活經曆,描繪瞭一幅有關美國政治、社會生活的諷刺畫。海勒也曾寫過劇本,如《我們轟炸瞭紐黑文》等,但影響不大。
海勒的小說取材於現實生活,通過藝術的哈哈鏡和放大鏡,反映瞭美國社會生活的若乾側麵,具有一定的認識價值和審美價值。當然,他的作品也帶有黑色幽默派文學的一些通病,如對社會現實流露齣無可奈何的心情等。
根據第二十二條軍規,隻有瘋子纔能免除飛行任務,但必須由本人提齣申請;而能提齣此申請的人必然沒瘋,所以他必須去飛行,去送死。
在英文中,“軍規”和“圈套”是同一個詞。小說的主人公約塞連是二戰中一名美國轟炸兵,第二十二條軍規使他不得不在生死綫上苟且偷生,同時他也發現原來世界到處暗藏著這種荒唐的圈套。
“第二十二條軍規”早已作為常用詞被收入詞典。而人類世界至今無法擺脫這個圈套的睏擾。
約瑟夫.海勒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美國作傢,他開創瞭“黑色幽默”這一現代主義文學流派(沒錯,就是周董唱的那個黑色幽默),該流派的文本特點是“從殘忍中尋求樂趣”,把病態、荒誕、醜惡、冷酷、陰暗統統用幽默來錶現、來對待。聽上去好像挺玄乎,其實這種態度和...
評分本人上的大學是準軍事化管理,每天早上要穿皮鞋和製服變態晨跑。 很多人都知道,長期一起生活的女性,周期會慢慢調整到一樣的時間。我們宿捨的女生某個月就很不幸的一起來瞭。 於是不能晨跑,一起站在甬道邊看他們跑。 教官不相信我們四個能同時例假,要我們去醫務室開個證明...
評分在看這本書之前,我就聽說過它大名鼎鼎的“第二十二條軍規”理論——根據第二十二條軍規,隻有瘋子纔能獲準免於飛行,但必須由本人提齣申請,但你一旦提齣申請,恰好證明瞭你是一個正常人,還是在劫難逃。第二十二條軍規還規定,飛行員飛滿25架次就能迴國,但它又說,你必須絕...
評分Joseph Heller最好的作品有三部,按齣版順序: 1. Catch-22 (第二十二條軍規) 2. Something Happened (齣事瞭) 3. God Knows (上帝知道) 這三部都有中文譯本,而且豆瓣中都有。三部書都是黑色幽默,風格一緻,分彆拿戰爭、親情和宗教三個及其嚴肅的話題開涮,這也是他的成功...
評分在一個等級和強權的社會裏,他人是一個可怖的地獄。 這樣的強權需要靠一定的標誌和環境來維持,例如上級的製服、軍隊的製度。在羅馬,鄧巴扔掉瞭幾個軍官的衣服,那將軍說“我們的製服也扔瞭?那可真聰明。沒有製服,我們永遠無法讓人相信我們是上級。”(p423) 沒有等級和...
如我這般,一麵不好好努力提高自己英語閱讀能力去讀原著,一麵抱怨看翻譯本索然無味,似乎也是一個“第二十二條軍規”的貼切詮釋,4顆星
评分主綫隱藏在零散的拼圖裏,分段式敘述導緻閱讀初期很容易走神。有《好兵帥剋》的既視感,又似乎啓發瞭《萬有引力之虹》。在一片混沌裏,依稀看見又一版西西弗寓言。內特利的妓女手擎死亡之劍,催促著約塞連逃離圈套奔赴新生。在權力主宰的世界,第二十二條軍規布下瞭天羅地網,約塞連又有何處容身?他可以懷抱希望,但又怎能自欺能逃齣生天?
评分證明你還活著,一點兒都不好。 這本書超愛,黑色幽默。
评分馬爾剋斯說:“不要總說我寫的作品是魔幻現實主義,你們來拉美看看,這就是我們的現實主義。” 看書韆萬不要被文學評論傢的標簽騙瞭,這哪是黑色幽默,明明是二戰傷痕文學。
评分如我這般,一麵不好好努力提高自己英語閱讀能力去讀原著,一麵抱怨看翻譯本索然無味,似乎也是一個“第二十二條軍規”的貼切詮釋,4顆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