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涌说
我今年53岁,我的职业是教师,也是人父。我在北大读本科时扫过厕所,在耶鲁读研究生时从垃圾站捡旧家具……这些我要一直说到老,至少希望我自己的后代学会。这是作为长辈的职责。
《时代》周刊在评论那些二十几岁就已经感到“青春的沦陷”的年轻人时说:成长首先意味着和比自己年纪大的人相处,听他们的教诲。老实说,听我话的孩子,日后一般都比较顺。咱靠这个领工资。
我对年轻人一向恭敬,他们还看得起我,多荣幸呀。但我希望你们有朝一日会不再看得起我了,这说明你们走到我前面去了。
薛涌
著名作家,与林达并称为第三代把美国介绍给中国的学者。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赴美获得耶鲁大学博士学位,现任波士顿萨福克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他是《南方人物周刊》评选的50位公共知识分子之一,被认为是中文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公众意见领袖。
出版有《一岁就上常青藤》、《参与孩子的成长》、《谁的大学》、《培养精英》等二十余部作品。
发表于2025-04-10
年轻可以一无所有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第一次读薛勇的文字是来自于他的《一岁就上常青藤》,还作为任务写了读后感,这次刚买到的书,他的新作《年轻可以一无所有》。选这本书,是看了那句话——清贫的年轻时代,是人生的幸福美感所在,你失去了对这种东西的感受力,你就失去了生活。翻开书的第一页,就又看到一句能...
评分第一次读薛勇的文字是来自于他的《一岁就上常青藤》,还作为任务写了读后感,这次刚买到的书,他的新作《年轻可以一无所有》。选这本书,是看了那句话——清贫的年轻时代,是人生的幸福美感所在,你失去了对这种东西的感受力,你就失去了生活。翻开书的第一页,就又看到一句能...
评分《纽约时报》著名专栏作家戴维·布鲁克斯有一次吐露了真言:大概所有功成名就的中年人,都宁愿把自己的金钱和地位统统放弃来换回年轻。 怪不得有人担心:人类伟大的创造,往往是在孤绝的环境中诞生的。如果你几分钟就收发短信,上微博,怎么可能还有安安静静想问题的时空? 媒...
评分感谢豆瓣,感谢魔云兽让我得到这本书。 我觉得这本书的书评对于我来说真的是太难写了。自己的语言功底太差,想说的太多了,却不知道怎么表达出来。 我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很多还都是和薛涌老师一致的,所以这本书读起来真的是酣畅淋漓,频频点头,还不停的想跟朋友分享,可能是...
评分刚看到这本书的书名——《年轻可以一无所有》我是沾沾自喜的,因为自己还算年轻,并且确实是一无所有。然而整本书读完,我觉出了自己的浅薄。年轻的日子里一无所有并不可耻,但挥霍时间,不学习,不进步,却是件可怕的事,因为5000天之后,很有可能成为一无所有的中年人,乃至...
图书标签: 成长 薛涌 青春 自我管理 好书,值得一读 更好的自己 文学 最好的人生
《一岁就上常青藤》作者薛涌五十三岁首部致青春之作,写给在这个时代一无所有的年轻人:人生难得30000日,青春区区5000天,年轻是比成功更重要的事。你的孤独,虽败犹荣!
许多一无所有的年轻人,对房子、汽车这种不稳定的产权望眼欲穿,为了拥有几乎不惜牺牲一切。美国的年轻人,大学毕业后有所谓“先到纽约的地下室和老鼠当同屋”的说法。不管一个社会多么富裕,从底层奋斗,从一无所有奋斗,还是王道。清贫的年轻时代,是人生的幸福和美感所在。你失去了对这种东西的感受能力,你就失去了生活。
作为知名文化学者,他始终肩负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自私,不沉默,直指这个年轻时代特有的病灶,犀利揭穿当代年轻人青春迷茫的本质:浮躁、虚荣、漫不经心、急功近利、嫌贫媚富、缺乏体育精神。年轻的你终将懂得,并不是这个世界有多么高不可攀,而是你的内心是否自信充盈,能否找到正确的出口。
2018.8.14 写给年轻人的书。 如果40多岁了还能穿下大学时的牛仔裤,难道不是成功吗?(有多少富裕的中年人愿意拿财富换回这条牛仔裤) 年轻时永远应该充电,即使要“出售”自己,也应该等到最值钱的时候。更何况人生不仅仅是钱和功名,过劳死比比皆是的今天,更需要我们反思。物质不是一切,消费不是生活,你永远无法买来生活。时髦的人很难成功,out是自我修炼的必须。
评分年轻本一无所有,但却拥有整个世界。
评分写自己专业或教育女儿的就很真切好看。教育别人评论社会风气的就完全看不下去。这本对我来说没什么有价值的信息。
评分薛叔作为一个过来人给年轻人的告诫
评分与其说是励志,不如说是揭穿现实给你看。对书中关于美国婴儿潮一代和千禧一代的描述和分析有很深的印象,其中关于对比中美年轻人的成长环境和思想精神也颇有几分道理。每个人都是时代的产物,都不可避免受到时代发展的影响和桎梏,但正因为如此,清晰透彻的意识到这些局限性,才有可能找到突破的渠道,否则岂不是只能在黑暗中摸瞎?年轻可能一无所有,但更可能充满无限可能。
年轻可以一无所有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