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珊·鄧恩(Susan Dunn),威廉姆斯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文學與政治思想史,著有《路易十六之死:弑君與法國政治想象》《羅斯福與民主黨》《華盛頓傳》等著作,是美國當代頗具聲望的學者。
美國和法國的大革命宣揚的是相同的啓濛觀念:自由、平等和公正。然而,兩者在方法和結果上有著深刻的差異。威廉姆斯學院的鄧恩教授,探尋瞭這兩場革命的差異的根源,發現這是由兩國人民對於公民權力在基本哲學意義上的認識差異引起的:美國人強調個人權利,而法國人看重公共秩序。為什麼這兩次革命沿著不同的軌道前進?這兩種對民主的不同理解視角,對近代曆史發展又會産生怎樣的影響呢?它們又對今天的民主給予何種經驗教訓?用一種明晰的敘事型的體例風格,並特彆強調對當事人的生動描述,蘇珊·鄧恩始終追尋著這兩次偉大革命在從近代曆史一直到我們當代革命運動中所遺留的影響。
發表於2025-02-07
姊妹革命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序言第V頁,第三段,第一行,“意大利文藝復興對人性光明的盡情謳歌,翻過比利牛斯山到法國....”。這裏應該是’阿爾卑斯山‘。比利牛斯山位於法國與西班牙交界處。第VI頁倒數第七行再次齣現’比利牛斯山‘。 瑕不掩瑜,這個序言寫的還是很不錯的。 ++++ 以下為字數補丁,請忽...
評分序言第V頁,第三段,第一行,“意大利文藝復興對人性光明的盡情謳歌,翻過比利牛斯山到法國....”。這裏應該是’阿爾卑斯山‘。比利牛斯山位於法國與西班牙交界處。第VI頁倒數第七行再次齣現’比利牛斯山‘。 瑕不掩瑜,這個序言寫的還是很不錯的。 ++++ 以下為字數補丁,請忽...
評分序言第V頁,第三段,第一行,“意大利文藝復興對人性光明的盡情謳歌,翻過比利牛斯山到法國....”。這裏應該是’阿爾卑斯山‘。比利牛斯山位於法國與西班牙交界處。第VI頁倒數第七行再次齣現’比利牛斯山‘。 瑕不掩瑜,這個序言寫的還是很不錯的。 ++++ 以下為字數補丁,請忽...
評分極好的書,是在看到硃學勤先生的書評(http://sunrui998.blog.hexun.com/7389672_d.html)之後買的,硃先生評得到位,小子就不恬言瞭.
評分蘇珊•鄧恩的《姊妹革命》將18世紀發生在美洲大陸和法國的兩場革命進行比較,研究這對相互影響的“姊妹”為何迥然不同,為何美國的一部憲法主宰美利堅二百餘年而法蘭西卻五度共和。 如果僅僅分析領導這兩場革命的革命者,就已經能看齣上述差彆的種種端倪。法國的革命者,無論...
圖書標籤: 曆史 法國大革命 美國 政治 蘇珊·鄧恩 思想史 革命 法國
沒有什麼意義的一本書啊
評分“所謂陽光,是指北美革命的性格,溫和而耐久;而閃電則指法國革命之特色,爆發於黑暗,電閃雷鳴,暴雨如注,照亮並蕩滌舊世界的角角落落,但也迅速迴歸黑暗。”
評分三顆半。用對比的曆史研究法重寫法國與美國大革命,較之全景式的解讀,解釋型更能揭示內在機製和因果、辯證、曆史性關係,作者竭力避免呆闆,但駕馭不能,有些散亂;史料豐富,運用卻不夠充分。
評分美法革命兩種邏輯的特點;如何調和秩序與衝突,是否可能創造齣第三種模式。保守主義立場鮮明,贊賞美國模式。文筆很不錯。
評分追求自由,則連公平一起得到;追求平等,則連生命一同失去。
姊妹革命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