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之美

古老之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承孝相,以”贫者的美学”著称的建筑师,毕业于首尔大学建筑系的学士和硕士,曾就读于维也纳工科大学,师从金寿根十五年。1989年开设了自己的建筑事务所履露斋,并参加了引领韩国建筑界新风气的4.3集团。2002年出任韩国坡州出版城市的总设计协调者,主持新城市规划,被美国建筑师协会授予名誉会员。2002年,承孝相被韩国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评为2002年度艺术家,这也是该奖项首次颁发给建筑师,并举办过”建筑师承孝相展”。著作有,《卢武铉之墓》(2010)、《北纬50度艺术旅行》(2010)、《地文》(2009)、《建筑,思维的符号》(2004)、《贫者的美学》(1995)等。

设计作品:作品有海南博鳌蓝色海岸、水关长城脚下的公社会所及二期别墅、朝外SOHO、M-CITY规划、前门大街修复工程等。

出版者:中信出版社
作者:承孝相
出品人:
页数:300
译者:李金花
出版时间:2014-12-1
价格:CNY 45.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864886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建筑 
  • 艺术 
  • 韩国 
  • 旅行 
  • 旅行与建筑 
  • 文化 
  • 随笔 
  • 留白的艺术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世界著名建筑大师之一承孝相最新力作。建筑不仅充满美感,也洋溢着人文精神,能提升人的精神与心灵。在讲述建筑的时候,不管是自己的建筑还是别人的建筑(无论是我们的古建筑还是外国的建筑),承孝相不仅讲结构和功能,还会综合囊括历史性和现在性,因此他讲述的建筑故事始终触碰到人文精神 的核心。本书汇聚韩国、日本、欧洲等国和地区的负有盛名的古老建筑,图文并茂,深入探讨这些建筑设计的优点和美好之处。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我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在作者的引导下,我们似乎能听到建筑更多的真意。作者认为“建筑始终是围绕着生活而展开的故事。对建筑的正确研习应该是对生活形式的研习。然而,建筑师要画出生活实相,最有效的研习方法就是旅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用在读建筑上,最合适...

评分

我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在作者的引导下,我们似乎能听到建筑更多的真意。作者认为“建筑始终是围绕着生活而展开的故事。对建筑的正确研习应该是对生活形式的研习。然而,建筑师要画出生活实相,最有效的研习方法就是旅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用在读建筑上,最合适...

评分

我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在作者的引导下,我们似乎能听到建筑更多的真意。作者认为“建筑始终是围绕着生活而展开的故事。对建筑的正确研习应该是对生活形式的研习。然而,建筑师要画出生活实相,最有效的研习方法就是旅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用在读建筑上,最合适...

评分

我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在作者的引导下,我们似乎能听到建筑更多的真意。作者认为“建筑始终是围绕着生活而展开的故事。对建筑的正确研习应该是对生活形式的研习。然而,建筑师要画出生活实相,最有效的研习方法就是旅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用在读建筑上,最合适...

评分

我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在作者的引导下,我们似乎能听到建筑更多的真意。作者认为“建筑始终是围绕着生活而展开的故事。对建筑的正确研习应该是对生活形式的研习。然而,建筑师要画出生活实相,最有效的研习方法就是旅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用在读建筑上,最合适...

用户评价

评分

留白,路,自然。

评分

一星给非常非常赞的装帧,尤其是内封美到哭TUT,也不是说有多惊艳,但是装帧和内文风格的高度一体,非常难得。不是建筑类的专业书,而是建筑家的旅行随笔。有料有趣,行文中不时闪现的韩国人和中国人非常相似的民族自尊和自傲,也是蛮让人忍俊不禁的存在。

评分

本书是作者在各地游走后,对于美好的建筑的随笔性的阐述。全书围绕两个主题展开:1)空间之美;2)自然之美。作者认为,最好的建筑是依地势而建的,是具有留白的空间感的,不与自然相争,而与其相容。作者反对程式化的城市化进程,主张对于美好的感悟要重于拜金的生活。作者的很多观点都和我国天人合一等的观点相一致,是典型的东方思想。

评分

2018.64 一家之言。最初知道承孝相先生是老师在课堂上介绍过他的建筑(或者说是空间设计),一眼可以看出他讲究留白和空灵之感,在书里他也谈到了这方面。书本身不完全关于建筑,也许说的更多的是旅行中所感触的文化。建筑设计中如何融入文化,感知建筑时又如何与文化相联系,这方面谈得较多。对于建筑本身,没有很深入地讨论,只是浮于表面说了自己拜访时的观感。关于韩国本土的部分很多,提及了不少朝鲜王朝和现代韩国的历史。对于建筑师来说风格的发展需要不忘植根于本国文化,文化基因成为一个国家的建筑师群体有别于另一个国家的群体的标志性因素,他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此外,书中多次出现的对于金寿根先生的无尽崇拜,宗教情感,还有对一些话题轻易地下论断无法让我完全产生同感。这样的私人性既是优点也是缺点。

评分

2018.64 一家之言。最初知道承孝相先生是老师在课堂上介绍过他的建筑(或者说是空间设计),一眼可以看出他讲究留白和空灵之感,在书里他也谈到了这方面。书本身不完全关于建筑,也许说的更多的是旅行中所感触的文化。建筑设计中如何融入文化,感知建筑时又如何与文化相联系,这方面谈得较多。对于建筑本身,没有很深入地讨论,只是浮于表面说了自己拜访时的观感。关于韩国本土的部分很多,提及了不少朝鲜王朝和现代韩国的历史。对于建筑师来说风格的发展需要不忘植根于本国文化,文化基因成为一个国家的建筑师群体有别于另一个国家的群体的标志性因素,他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此外,书中多次出现的对于金寿根先生的无尽崇拜,宗教情感,还有对一些话题轻易地下论断无法让我完全产生同感。这样的私人性既是优点也是缺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