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当代著名学者、作家。1952年出生于北京,1969年到云南插队,后转插队到山东,做过民办教师。1974年以后在北京街道当工人。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系,1986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获文科硕士学位,1988年回国,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任教。1992年成为自由撰稿人。1997年4月12日病逝于北京。
王小波被誉为“中国的乔伊斯兼卡夫卡”,他是唯一一位两次获得世界华语文学界重要奖项“台湾联合报系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的中国大陆作家。
经史子集可能看了头疼,肥皂剧可能只看头一遍,小波的小说却可以历久弥新,常读不厌。 《黑铁时代》以“黑铁公寓”为背景,用奇幻的故事情节,讲述了“制度”对“知识”的荼毒与荒诞的处置。本书还包括王小波早期的未发表的中短篇作品,从中可以窥见他之后三部曲的创作风格:荒诞、不羁、激情、色彩斑斓……同时,特别选入人气女星“小燕子”赵薇首部出演电影《东宫•西宫》的原著小说《似水柔情》。其他包括《绿毛水怪》《战福》《这是真的》《歌仙》《这辈子》《变形记》《猫》《我在荒岛上迎接黎明》《地久天长》《立新街甲一号与昆仑奴》《红线盗盒》《红拂夜奔》《夜行记》《舅舅情人》《南瓜豆腐》《夜里两点钟》《茫茫黑夜漫游》《樱桃红》《大学四年级》《黑铁公寓》《最灿烂的阳光》《鬼营》《奸党与我们》《不成功的爱情》。
小波的书我先看的黑铁,很喜欢他的这些故事。红拂夜奔的这个版本明显精简很多,情节也不太一样,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是<地久天长>。看完的时候,泪水不自觉的泛上眼角,却是半带喜悦的。
评分是先看的他的黄金时代,对他的黑色幽默印象非常深刻。好像也习惯了他那看似漫不经心文字中的暴笑效果。我一直以为他挺会讽刺现实的,但是当我看到这本书里的《地久天长》时,太感动了。我不知道他也写这样风格的文章。我看别人写很正面的文章是比较不屑的,但是这篇文章却强强...
评分04年初在杭州的街边买的,当时快上火车了,刚好看到,就买了,想作为消遣时间之用。不知是我彼时的心情的缘故还是确实如此,这本书看得我很郁闷。很压抑的气氛。
评分前段时间去书店,听见一男一女边在书堆里翻边对话,女的突然冒出一句: “没看过王小波的根本就是文盲!” 很刺激的话,但就是深得我心。 12年过去了,小波长眠地下,人间四月,却是最残酷的季节。 每年这个时候,总有些人物出来写写小波,你说是为小波正名的悼念也...
评分读乔治·奥威尔《1984》的读者都会震动与他描写的老大哥无处不在的社会,有论家说“多一个人读奥威尔,就多了一分自由的保障”。在中国作家中,王小波也写下这样的小说。当很多作家仅用回忆的笔法抒个人在文革中所受苦难之愤时,王小波选择了用理性描写极权与反智的罪恶。...
好多初期的文啊 水中的月亮 战福 好多好多
评分第一篇理所当然看《猫》,然后就后悔,扔在边上很久,然后看《地久天长》觉得一般,历来想要《地久天长》的基本都不能地久天长。只到看到《红线盗盒》太喜欢这个红线了,性格就一个字’爽‘后面李靖那篇还有《夜行记》都不错,黑铁的两篇看不下去。
评分喜欢《绿毛水怪》纯真浪漫的爱情、《地久天长》真挚纯粹的友谊,可惜刑红死了,也许这才能地久天长吧。其他有些篇幅读不懂,也许知识储备还不够,但看了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小说还可以这样写。其中《黑铁公寓》像是致敬乔治·奥威尔的《1984》,其中也有一个惩罚人的1号房间。
评分身處共和國時代,所謂「知識的力量」已變成為缺乏知識的人賦權,去迫害有知識而無文化的人;至於那些有知識又有文化的人,則學會了裝瘋賣傻,免於受到迫害——但,這又算是哪門子的「文化」呢?誠如王小波所述的「盛世」,我們正再度開創一個文化高度「發達」、「自信」的新國度。
评分集子里大部分都很爱,除了黑铁公寓这个系列,或许我喜欢它的时候还没到。王小波真是在高雅和粗俗之间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二者相互交融,看得人十分爽。他还爱说胡话,自己瞎扯淡都能扯出一篇小说来,可是偏偏都能戳到我。王小波真的太可爱了,简直是我心窝子上的人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