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克托·彼得洛维奇·阿斯塔菲耶夫(Виктор ПетровичАстафьев,1924—2001),苏俄著名小说家、散文家,20世纪下半叶俄罗斯文学代表人物之一。生于西伯利亚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一个农民家庭,作品多取材于自身经历,被认为继承了屠格涅夫、普里什文和巴乌斯托夫斯基的自然文学传统,并创造出将小说、道德思辨和抒情散文熔于一炉的独特风格。阿斯塔菲耶夫善于描写自然生活,洞察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开掘人的心灵,返照时代的剪影。正如评论家马卡洛夫所说:“阿斯塔菲耶夫的作品是关于我们生活的沉思,是关于人在大地上和社会上的使命以及人的道德标准的沉思,是关于俄罗斯民族性格的沉思。”代表作有《鱼王》《树号》《牧童和牧女》《最后一次鞠躬》等。
长篇小说《鱼王》是维克托·阿斯塔菲耶夫最具个性的一部代表作,俄罗斯当代文学的经典。全书由十三个内容相对独立的“叙事短篇小说”组成,全部围绕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入细致地描绘了充满神秘诱惑的西伯利亚以及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他们关于生
活的沉思。荒凉苦寒的自然环境,同时又是大自然尽显壮美广袤富饶之地,人类的足迹在其间虽如雪泥鸿爪,却又带着生命不息的尊严。
这些篇章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显示了独特的风格,淡化情节,描写细腻鲜活,“集长篇小说、中篇小说、抒情散文、道德议论为一体”(王小波),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式显露出连贯的内容和意象,犹如
不经意穿成的一串珍珠,每一颗都以其自身的美丽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鱼王》写作时为十三篇,其中《没心没肺》一
篇在1975年首次出版时未能收入,此后的汉语译本皆因袭此删节版。本次由俄语翻译家张冰将该篇翻译补入,首次呈现这部杰作的全貌,并收入俄罗斯原版精美彩插,满足读者多年期待。
以前经常跟别人说自己喜欢俄罗斯,觉得俄罗斯民族有着既浪漫又刚烈的矛盾的性格。一年以前看《二手时间》时,这种矛盾感更为强烈,让我觉得仿佛俄罗斯存在着让人望而生畏的人性两极,而弥合起两极的线索已经深埋进了历史,我得深潜进所有“斯基”或者“耶夫”的大部头作品才能...
评分读《鱼王》的时候经常让我想起小李子主演的《荒野猎人》,一样的关于原始与野性的故事。 故事背景仿佛是一个与现代社会疏远的世界,不是隔离而是疏远。在这里我都可以看到现代文明的痕迹,但是人们固执的守着原来的习惯,按着猎人或渔夫所世代传承下来的信仰行事,不迎合当代的...
评分因为好友的推荐读完了这本书,对得起他所说的“好几个俄语专业的同学都狂喜”,从内容上而言确实好看,即便阅读体验上与小说相比而更像是散文,尤其是其中一些以第一人称叙述的篇目。我实际上也没有看过太多苏联文学,所阅读的俄罗斯文学都是帝俄时期或苏俄时期的作品,所以很...
评分作者:刘文飞 维克托·彼得罗维奇·阿斯塔菲耶夫在一九八七年发表了一部小说,题目叫《忧伤的侦探》,小说的内容是一位名叫列昂尼德·索施宁的警察的生活经历以及他关于生活的思考,这部小说调性低沉,充满思索,在小说的结尾,一度离开主人公的妻女又回到他身边,深夜,他被...
评分读《鱼王》的时候经常让我想起小李子主演的《荒野猎人》,一样的关于原始与野性的故事。 故事背景仿佛是一个与现代社会疏远的世界,不是隔离而是疏远。在这里我都可以看到现代文明的痕迹,但是人们固执的守着原来的习惯,按着猎人或渔夫所世代传承下来的信仰行事,不迎合当代的...
卧槽简直太惊艳!来自一个总记不住俄国人长出天际又饶舌的名字,好多年看到俄罗斯小说就抱头跑的大射手的推荐。真的,自然的宽厚良善与人类一点关系也没有,人类源于自然,只是时光里一颗硕大的逗号(真希望豆娘能有六颗星星.jpg)
评分大三的时候读了老版本,居然7年过去了。第二遍读依然很震撼,原始森林和冻土拥有某种令人胆战心惊的魅力,但因为读者本人很安全,反而带来可以躲藏其中的感觉,似乎也得到了安抚。有几篇写人的部分非常动人,穿透书页的温情。《鲍加尼达村的鱼汤》和《白色群山的梦》真是不能更好了。
评分最想读的书
评分读了《鱼王》同名短篇,有点《老人与海》的感觉,没太懂,同样失败的结局,表达两种不同的含义,我的理解是一个极端自律的人与欲望(鱼王)的抗争,搏斗惨烈,欲望不可能被消灭只能和解,最终无奈放弃反而获得某种解脱,回忆起年少时放纵欲望的忏悔,现在至少搏斗过,没被鱼王所吞噬,最后疲惫着满身伤痕和鱼王相忘于江湖。
评分严酷的世界,伟大的诗篇。普里什文是茶炊,是莫斯科河边的夏夜;阿斯塔菲耶夫是伏特加,是叶尼塞河边的寒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