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吴欣现任美国威廉-玛丽学院艺术与艺术史副教授。2009年担任《风景园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杂志“山水百家言”专栏主编。有感于国内景观设计和风景园林专业在一味追求现代感的同时,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山水(自然或人工)深层含义的追求,因此组织编选了这些文章,试图加深现代读者对山水文化含义的理解,以期在今日中国探索一条有本土历史文化感的当代景观环境艺术新路。
这本有关中国山水园林文化的论文集,有选择性地收入柯律格、包华石、汪悦进等海内外学者的相关论文12篇,试图从艺术、文学、建筑、考古不同方面,展示中国园林文化的历史面貌。
作者们从各自的角度对中国传统的自然山水观进行剖析,重点在于揭示和澄清中国文化本身对“万物”的理解——也就是在现代启蒙思想框架影响下开始接受西化的“自然”概念之前,中国人对景观环境的看法。这种观念在中国文化史上不断发展和变更,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自古以来,山水就是中国文化之镜。从后汉到前清,可分为三个大的变化阶段:山水文化在魏晋南北朝的全面生成;在唐宋之纪山水逐渐偏向于文人个性的表达;元明清期间成为中华文化的象征。这种时间上的历程正是本书甄选和组织文章的内在线索。
有的篇章写得很绕,读下来总觉得有些故弄玄虚。
评分题目很高大上,内容在隔靴搔痒。
评分海外汉学家有关山水园林的论文集,角度不同,视域不同,深浅亦不同。汪的一篇引自专著,算得上精深。山水之神一篇估计能让外国人大致明白中西差异,也是难得的。主编的一篇要借岳麓书院来讲明儒家的山水旨趣,虽有见识,野心太大了。
评分從文學、藝術、建築、考古等不同角度,以域外人學術眼光重新審視中國山水園林的迥異於西方的「人與自然」觀念,可惜好多園林園藝學的專業知識對我來說太過艱澀。#2015緩緩讀#025
评分海外汉学家有关山水园林的论文集,角度不同,视域不同,深浅亦不同。汪的一篇引自专著,算得上精深。山水之神一篇估计能让外国人大致明白中西差异,也是难得的。主编的一篇要借岳麓书院来讲明儒家的山水旨趣,虽有见识,野心太大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