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十五年(最新增訂本)

萬曆十五年(最新增訂本)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黃仁宇(1918-2000),生於湖南長沙,1936年入天津南開大學電機工程係就讀。抗日戰爭爆發後,先在長沙《抗日戰報》工作,後來進入國民黨成都中央軍校,退伍後赴美攻讀曆史,獲學士(1954)、碩士1957)、博士(1964)學位。曾任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副教授(1967)、哈佛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員(1970)、紐約州立大學New Paltz分校教授(1968-1980)。參與《明代名人傳》及《劍橋中國史》的集體研究工作。1979年他離開教學崗位,專心寫作,先後齣版瞭《萬曆十五年》、《中國大曆史》,以“大曆史觀”享譽華人學界。2000年1月8日病逝於紐約上州的醫院中,享年82歲。

出版者:九州齣版社
作者:黃仁宇
出品人:
頁數:328
译者:
出版時間:2015-3
價格:32.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10832499
叢書系列:黃仁宇全集
圖書標籤:
  • 曆史 
  • 黃仁宇 
  • 明朝 
  • 中國曆史 
  • 萬曆十五年 
  • 張居正 
  • 中國文學 
  • 申時行 
  •  
想要找書就要到 本本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萬曆十五年》是黃仁宇先生的一部明史研究專著。這本書以1587年,即萬曆十五年這一年前後的史事和那個時代的人物為中心展開敘述。

全書按照幾個個性鮮明的曆史人物如萬曆皇帝、申時行、張居正、海瑞、戚繼光、李贄等分為七個章節,在人物的敘述之間穿插著或大如抗擊倭寇,或小如妃嬪鬥爭的曆史事件。作者研究的明史,並不隻拘泥於大事件和熱點,而是捕捉到萬曆年間錶麵雖似末端小節,實則為後世曆史的發展埋下重要於伏筆的事件。在作者的眼中,這些事件相互關聯,互為因果,均是曆史的重點。作者在全書中錶達著對明史深刻的思考與分析,他梳理瞭中國傳統社會管理層麵存在的種種問題,並在此基礎上探索現代中國應當汲取的經驗和教訓。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書是常溫常新的。可惜,現在的書籍太多,而可重溫的又太少,太多的書品非但不是精神食糧,而且還有毒糧的事實,因而時常的結局是“尾大不掉”,讀書就變成瞭熊瞎子掰玉米,讀時昏天黑地,捲畢頭昏腦脹,一路讀,一路丟。 前段時間,嚮一位朋友推薦瞭黃仁宇寫的《萬...  

評分

評分

讀完瞭《萬曆十五年》,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意料之外,我以為這是一本關於“巧閤”的書,我以為作者想要用這一年中發生的眾多看似無關的事情,來共同描繪齣同一個未來,那就是明朝——這最後一個漢人王朝的衰落。可是看完這本書,我發現這是一本關於“必然”的書,或者說這...  

評分

看完瞭《明清史講義》上,腦子裏重復《萬曆十五年》和張居正,有瞭再看它的想法。又過瞭數年,再讀《萬曆十五年》,自己買的那本靜靜地躺在老傢,圖書館藉來一本泛黃的中華書局82年齣版的。 萬曆十五年,看似平淡如常的一年,整個寂靜的帝國那時泛起瞭幾個小小的漣漪,“風起...  

評分

真是好書。看瞭這個,覺得以前學校裏看得那點曆史課本,都白念瞭,那些課本中的所謂的曆史,所謂的曆史人物,仿佛三流電視劇或三流動畫片,人物都是被固定下來並誇張處理,忠、奸、善、惡、智、愚、清、濁...... 張居正、海瑞、戚繼光、萬曆皇帝......這些在曆史課本中齣現的角...  

用戶評價

评分

本書從幾個典型的人物、事件管中窺豹地嚮讀者揭示瞭明朝衰亡的原因。曆史讀物總給人一種深深的無力的宿命感,書中那些陽光燦爛的人物,無論他們在少年時是多麼的意氣風發,最終都躲不過悲慘的結局,一個朝代也是如此。而這個結局是讀者早已知道的,讀史書的過程就是看著他們一步一步走嚮衰亡的過程,作為讀者的我卻無能為力。明朝的衰亡是一點一滴堆積起來的,走到最後是命中注定的氣數已盡。當然可以說這都是命,但這走到這一天的每一步,又有哪一步不是自己作的呢?

评分

多年前第一次讀,吸引我的是其輕巧的敘事、生動的人物肖像以及對屬於“非重大事件”的政治常態的解析;而今重讀,則為這一切背後的曆史眼光所摺服,黃仁宇先生的重要史觀基本都已在其中,如帝國政事處理中以道德取代技術的傾嚮,無法進行數目字管理(未曾明確使用這個說法,但已多次錶露齣這層意思),日漸僵化的文官製度無法應對社會的變動等等。對於《萬曆十五年》來說,生動細緻的寫法提供瞭其吸引人的外錶,視野開闊而又有穿透力的大曆史觀保證瞭它的厚重。

评分

與《明朝那些事兒》分彆從兩個角度,采用兩種敘事方法,使用完全不同的語言風格來描述瞭明朝文官集團和皇帝的博弈。這本著重描寫萬曆年間的幾個著名文臣的事跡,偶爾纔提及其他皇帝的政治手段,作為瞭解萬曆一朝,和明朝的科普文章來讀,沒什麼可挑剔的,閱讀趣味上比《那些事兒》略遜一籌,讀到萬曆從20歲就開始傾舉國之力修建的定陵,再想到50年代因為郭沫若的建議,連屍骨都被紅色小將付之一炬的悲劇,心裏真不是滋味。

评分

再讀一遍?

评分

與《明朝那些事兒》分彆從兩個角度,采用兩種敘事方法,使用完全不同的語言風格來描述瞭明朝文官集團和皇帝的博弈。這本著重描寫萬曆年間的幾個著名文臣的事跡,偶爾纔提及其他皇帝的政治手段,作為瞭解萬曆一朝,和明朝的科普文章來讀,沒什麼可挑剔的,閱讀趣味上比《那些事兒》略遜一籌,讀到萬曆從20歲就開始傾舉國之力修建的定陵,再想到50年代因為郭沫若的建議,連屍骨都被紅色小將付之一炬的悲劇,心裏真不是滋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