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猛,1971年生,辽宁沈阳人。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1996年获得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硕士学位,1996年至2001年在北大社会学系任教5年,曾获北大第六届“十佳教师”称号。2001年赴美深造,2008年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Ph.D.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政 治哲学与社会理论。2009年1月起任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目前为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伦理教研室副主任、哲学系主任助理。
发表于2025-04-09
自然社会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原文刊于:《社会》2016年第06期 [摘要]对于《自然社会》关注的现代社会的规范性秩序问题,自然状态、自然法与建国契约是三个主要环节。对该书的批评也集中在这三个方面:自然状态与人性论,自然状态的道德性质,以及政治社会与规范秩序的奠基关系。自然状态学说通过自爱与社会...
评分【转自:https://site.douban.com/162358/widget/notes/8717941/note/532139552/ 贴过来看更方便些】 ·法意读书会· 重新阅读西方——对话李猛、吴增定 从《自然社会》、《利维坦的道德困境》谈起 ------------------------------------- 2015年11月21日(周六)晚上7:00-9:...
评分一 《自然社会》的写法比较奇怪,至少不同于时下流行的写作,这本书没有通常意义上的导论,也没有通常意义上的结语,尽管从结构上看划分了上、中、下三篇,但同一个人物会出现在不同的篇章中。其中以霍布斯占据的篇幅最大。全书共用12个小节讨论霍布斯,占据了全书章节数的三分...
评分《自然社会》是一本颇难索解的书。这首先是因为,通常我们借以理解全书整体的线索比如序言、结语、后记之类的体例似乎被作者视为冗赘的成分,一概略去不表,唯一保留的导论却又只是旁逸出去的一篇对《鲁滨逊漂流记》的释读。于是,作者在表达上的克制事实上造成了一种效果——...
评分每一个孤独的人,要么是天使,要么是魔鬼。 ——亚里士多德 在笛福的《鲁滨逊历险记》中,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经历,就是用理性的手段和力量来驯服自然的危险,逐渐减少自然的危险,将这个可怕的地方转变为自己可以舒适生活的地方。 但最让鲁宾逊恐惧的一次经历是,某日,荒岛的沙...
图书标签: 政治哲学 李猛 社会学 哲学 自然法 思想史 政治学 法学
《自然社会:自然法与现代道德世界的形成》研究的中心议题自然法问题。作者将之作为西方现代思想的原点,聚焦于现代自然法学派的第一代人物,以此来论述西方现代道德世界的形成。现代自然法学派,对于理解塑造现代世界的一系列基本政治学说和道德思想具有关键意义,这一点早已为学界所知。无论是政府必须基于社会成员的同意和授权的社会契约论思想,还是经济生活中的财产与所有权的学说,大到国际法与国际社会的概念,小到自主的道德个体形象,以及个人的自然权利和自由平等的概念,所有这些现代人在公共生活和私人领域中经常遭遇的观念和制度,其根源都是现代自然法学派的著作。然而,对现代自然法学派的广泛研究,却很少深入触及到这些常见理论背后隐含的现代政治道德思想对人性的真正理解。本书基于晚近国际学界对有关问题的最新文献,通过系统考察现代自然法学派的第一代人物(格老秀斯、霍布斯、普芬多夫和洛克)的主要著作,深入分析现代自然法学派讨论的基本主题,最终希望能够展现现代自然法学派构建的现代人性论的核心主张。
主要读霍布斯部分,感觉行文的炫学风太重
评分自然状态、法权、国家理论,三个部分,酣畅淋漓,有好几处议论看得膝盖有些软,可以说是非常厉害了,尤其是对霍布斯自然状态、格劳秀斯世俗王国的论述。那么问题来了,是谁骗我这本书里谈卢梭了,站出来我们聊聊。
评分主要读霍布斯部分,感觉行文的炫学风太重
评分每一章节都熟悉又陌生,在这些逐渐远去的名词里,读到了自己的大半个少年时代 πωπ
评分这本书读了四年,对政治哲学的学习也算是过了第一轮。从自然状态到自然法权到政治社会再到自然状态的发展与轮回不止是其中论述的那些哲人们的理智设计,还是李猛自身所抽出的一条西方政治哲学脉络,这条脉络可以被称之为“自然社会”,也许这并不是像施特劳斯所断定的唯一的一条,但无疑是李猛将蕴含在细节中的魔鬼以一剑之力拨开云雾的重点所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李猛讲的不是施特劳斯主义,而是怎样在不逃避施特劳斯视域的前提下超越施派及其对立面,这正类似于吴飞、吴增定等人所走的那各自不同的道路。我们可以参考海德格尔在《尼采》中所说的话,尼采是倒金字塔形的柏拉图主义。那么李猛这条哲学道路呢,是长城形的、卢浮宫形的还是伽达默尔形的李猛主义呢?无论如何,我想说明的是,李猛这本书并不好读,但却比想象的还要深刻,旁征博引不过纱帐
自然社会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