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杜兰特(Will Durant,1885―1981),美国著名学者,终身哲学教授,普利策奖(1968年)和自由勋章(1977年)获得者。
他先后在美国圣彼得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后来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物学,并在美国著名哲学家杜威的指导下攻读哲学,1917年获哥大博士学位。1926年,他出版了《哲学的故事》,获得出乎意料的成功。随后,他花了四十余年的时间完成了广受好评的重要著作——11卷的《世界文明史》。终其一生,杜兰特都热情致力于将哲学和知识从学术的象牙塔中解放出来。
2018年读的,当时对世界历史连一知半解都谈不上,单纯觉得这书短小精悍。 最近学世界史,常常不由地想起这书的观点来。战争是常态,和平是异态。财富集中是自然趋势。平等和自由,无法兼得。能指望的最佳状态,是法律和教育机会的大致平等,希望尤在于教育。人性经不起考验。革...
评分高晓松的《晓松奇谈》开场白关于历史是这么讲的: 历史不是镜子,历史是精子,牺牲亿万才有一个活到今天;人生不是故事,人生是世故,摸爬滚打才不会辜负功名尘土;世界不是苟且,世界是远方,行万里路才能回到内心深处;未来不是岁数,未来是谜雾,读万卷书才能看清皓月繁...
评分 评分正如这本书中的前言所说的,这只是杜兰特在写作《世界文明史》的间隙里留下的随笔,书中所举的例子跨度非常大,也没有什么体系可言,能被攻讦的地方多只有多。 也正如杜兰特在序言里所说的:没人该期待一本小册子能解释历史的含义。 然而为什么这本小册子在三十年后依旧被人推...
评分4p 犹豫:历史编纂不能算科学,只能算搜集史实的行业、将混乱的材料有意义地排列起来的艺术,以及寻求预见性观点和启蒙作用哲学。 6p 犹豫:历史与科学政治相同的是,相对性至上—一切公式皆应受到质疑。历史嘲笑一切试图强迫将其纳入理论范式和逻辑规范的举动,反动一切概括化...
用1天时间重读了一遍,仍然是意犹未尽感慨万千,充满惊喜感,作者用短短一百多页的篇幅涵盖了历史的规律,荡气回肠,笔锋简洁犀利,大师范儿十足。读后令人掩卷沉思,唏嘘不已。绝对是每个历史迷案头必备的圣经!
评分一本消遣读物。
评分太抽象了!我读不下去!是国外的一个对冲基金大咖送给王岐山的。太生涩我看不懂。但是有一句话总结,历史是惊人相似的,只不过是换一群人演绎罢了!
评分审视者本人构建来的三观掺杂着太多时代色彩 在历史视角下洗涤后 唯一不变的还是人生物性征的一面 唯一得以提升使得时代更加美好的 可以还是在于美德在于艺术
评分这书…领导人读读倒是蛮不错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