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枫,男,重庆人,四川外语学院文学学士、北京大学哲学硕士,瑞士巴塞尔大学神学博士。曾任深圳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比较文化研究所兼任教授,中山大学哲学系古典学中心主任、“逸仙”讲座教授。“经典与解释”系列书籍主编。主要学术著作有:《诗化哲学》、《拯救与逍遥》、《走向十字架上的真》、《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沉重的肉身》、《这一代人的怕和爱》、《刺猬的温顺》、《圣灵降临的叙事》、《重启古典诗学》、《拣尽寒枝》、《共和与经纶》等。
发表于2025-04-22
百年共和之义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近来有一种文章,四周围着花边,从一些副刊上出现。这文章,每天一段,雍容闲适,缜密整齐,看外形似乎是“杂感”,但又像“格言”,内容却不痛不痒,毫无着落。似乎是小品或语录一类的东西。今天一则“偶感”,明天一段“据说”,从作者看来,自然是好文章,因为翻来复去,都...
评分刘小枫思想之犀利不在于笔锋,而在于他所揭示的问题是何等重大与严肃。《百年共和之义》可谓结集了他对自由派最尖锐地批评与最深刻的教诲。当然,要真正听得懂教诲的必然不是网上的口水公知,而是学理角度而言,本真意义上的自由派,只有这些人才是他真正在意的听众和读者。因...
评分近来有一种文章,四周围着花边,从一些副刊上出现。这文章,每天一段,雍容闲适,缜密整齐,看外形似乎是“杂感”,但又像“格言”,内容却不痛不痒,毫无着落。似乎是小品或语录一类的东西。今天一则“偶感”,明天一段“据说”,从作者看来,自然是好文章,因为翻来复去,都...
评分近来有一种文章,四周围着花边,从一些副刊上出现。这文章,每天一段,雍容闲适,缜密整齐,看外形似乎是“杂感”,但又像“格言”,内容却不痛不痒,毫无着落。似乎是小品或语录一类的东西。今天一则“偶感”,明天一段“据说”,从作者看来,自然是好文章,因为翻来复去,都...
评分近来有一种文章,四周围着花边,从一些副刊上出现。这文章,每天一段,雍容闲适,缜密整齐,看外形似乎是“杂感”,但又像“格言”,内容却不痛不痒,毫无着落。似乎是小品或语录一类的东西。今天一则“偶感”,明天一段“据说”,从作者看来,自然是好文章,因为翻来复去,都...
图书标签: 刘小枫 政治哲学 政治学 哲学 政治 文化研究 共和 劉小楓
刘小枫教授的《百年共和之义》从古典政治哲学视角出发,力图彰显关键人物和事件的思想史意义。对于毛泽东和“文革”,作者以为,“文革”的精神遗产是激进启蒙观念导致的中国人的精神内战。
辛亥革命以来,中国已走过百年共和之路。刘小枫就百年共和之义,以敏锐的眼光从思想史角度选取关键的历史人物(如毛泽东)和事件(如抗美援朝),考察中国百年的民主共和思想在古今之争背景下的跌宕历程。
《百年共和之义》所收录的这些文章,不仅仅要为将来的历史思考留下备查的文献,更重要的是,作者从古典政治哲学视角出发,力图使百年共和的关键人物和事件越出单纯的现代范畴,在最为广泛纵深的思想史层面彰显其意义
牵强。走火。
评分这本书结集了刘小枫中国问题的文章,这些文章散见在各种学刊之中,除了一篇名动天下的《国父论》除外,本书中已经换成另外一篇讲稿,内容虽然有重合之处,但是不完全是网上广为流传的那篇。本文最后一篇是对于燕京学堂的评论。文章是老文章,但编辑的文章次序还是颇具匠心。
评分可能是刘小枫最具争议性也是最体现他思想复杂性的小书,文章围绕共和含义与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体现出告别启蒙与设计新政体之间的张力。“新国父论”没有传得那么邪乎,义疏刘苏里邓晓芒访谈的长文格外精彩,可惜的是对改革开放后的共和传统没有论述,也可能是因为转向后的一向论调,无需多议。整体来看,刘小枫对当代共和的评价是复杂的(他自身意义上的共和本身就不一定是“共和国”)。进一步的问题是,其念兹在兹的“政治常识”在评价政体中的分量到底有多大,刘小枫是不是有一个自己期冀的政治模型?
评分刘老师有两三十年没有阅读正经的近现代史著作了吧。
评分啰嗦、绞绕,只有一篇文章可读,还搞个精装本!
百年共和之义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