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嘉(1931— ),历史学者,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明史研究专家。早年师从谭其骧、周予同、陈守实等文史名家,曾任教于复旦大学历史系。著有《晚年毛泽东重读古文内幕》《论曹操》《刘邦与项羽》《商鞅变法与王莽改制》《读史求是》等。“文革”时担任上海市写作组总负责人,曾为王 洪文讲解《后汉书》中的《刘盆子传》。
评《海瑞罢官》如果没有朱永嘉的出力,姚(文元)再有水平,也不可能写出来。
——朱维铮(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他是史学家,又为海瑞罢官、巴黎公社“历史问题” 入狱,倘有兜头反思,一定打通古今、大彻大悟。他到我seminar给研究生讲秦汉制度,携一蓝布包袱入,坐定后一层一层揭开,最里一层才是讲义,学生问“文革”起源,他要从殷周讲起。一研究生事后惊叹:“这是活在当下的古人,有古人之风!”
——朱学勤
发表于2024-12-22
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与得失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大礼议的两派,表面上看似势均力敌,实则是显而易见,天下还是朱氏的家天下,不管是正统还是旁系,都轮不上外人说三道四。嘉靖通过棍棒显示了绝对的皇权,当然这一棒下去绝不仅仅标志着“大礼议”结束,更意味着社会文化、社会价值观、社会道德秩序的重新洗牌。朱厚熜虽然赢得...
评分每一次重大事件都是一次洗牌的机会,而每一次洗牌的结果都意味着队伍站错与否。站错队伍的要出局,而站对队伍的可以继续留下。但有时,站队与站错却没有绝对的分界线,命运也在对与错的相互转化过程中跌宕起伏。 【配角的命运】 每一次站队都是一次生死抉择 从英宗到景...
评分在上一篇中着重讲到了“立嫡立长”的皇位继承制。如果将皇位交接进程视为一个程序,那么这样的程序则存在多种bug,更准确地说是存在很多异常情况没有捕获,即没有将诸多意外因素考虑在内。本篇讨论异常情况之一——皇帝无子嗣,更准确地说是由无子嗣所引发的继任者人际关系危机...
评分上一篇谈到,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向了远在湖广安陆州(今湖北钟祥)朱厚熜的头上,那么朱厚熜又是如何接住这个“馅饼”的呢? 与期待相反的是,朱厚熜等来的不是做皇帝的风光无限,而是前朝大臣的咄咄逼人,他经历了两场遭遇战——“进城礼仪”之争与“大礼仪”之争...
评分大礼议的两派,表面上看似势均力敌,实则是显而易见,天下还是朱氏的家天下,不管是正统还是旁系,都轮不上外人说三道四。嘉靖通过棍棒显示了绝对的皇权,当然这一棒下去绝不仅仅标志着“大礼议”结束,更意味着社会文化、社会价值观、社会道德秩序的重新洗牌。朱厚熜虽然赢得...
图书标签: 历史 明史 朱永嘉 明史研究 政治制度 中国历史 政治制度源流 中国
朱元璋为后继子孙设计了一套怎样的国家制度?为什么东宫制度不能定向培育出合格的皇帝?明代“兵将不相习”导致什么后果?分封制为什么行不通? 朱元璋铁腕治官是出于什么考虑?
本书既是一本旁征博引的明代政治制度史,又是一部出色的政治史论,有明一代的历史过程中,有得亦有失,得在何 处,失在哪里,正是本书着重讨论的问题。
书名之所以取为《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与得失》,因为讲稿是以政治制度为中心,流是讲传统上的因缘关系,源是讲当时实际生活的矛盾和斗争,朱元璋的制度设计是在这两个基础上形成的。
当前讲明史书籍不少,但多是以皇权为中心,讲权力斗争故事,很少像本书一样纵横贯通,以制度史为截取面,讲一个个制度的流变以及实际的政治运作情况。作者还特别探讨了制度设计的合理性问题,对认识当前的政治制度改革很有启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国已六十多年了,已积叠了不少正面和负面的经验与教训,无论前三十年还是后三十年,均是如此。了解一下明代初年朱元璋建制立法的过程,及其在有明一代发展的实际影响,对我们今后完善法制会大有裨益。
作者朱永嘉先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已是明史研究专家,曾得吴晗先生赞赏,后又经政治历练,老年著史,别有一种通达与穿透力。
对于任何关心政治制度及其运作方式的人来说,《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与得失》都是一本必读书,实际上,它的内容远不止于明史,而是一部制度通史。
讲得很详细,后半部分流于冗长
评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不乏言外之意和自思自叹。
评分此之谓源流,渊源深长,切莫小看古人。
评分谈史最忌讳观点不中立,夹带私货,过于直白联系当下,影响观者的联想力。虽然本是讲稿所编,朱先生言下照顾近世,观点时有偏颇,颇损本书之意
评分非常奇怪那么多好评,因为书的内容真的很糟糕,完全不符合一个知名学府教授的水准,言语啰嗦,而该详实的内容却一带而过或根本回避。看了这本书唯一的收获就是知道了朱永嘉,且这个人的书不能买。
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与得失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