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湯姆遜(John Thomson,1837—1921),蘇格蘭攝影傢、地理學傢、旅行傢,紀實攝影領域的先驅,是最早來遠東旅行、並用照片記錄各地人文風俗和自然景觀的攝影師之一。湯姆遜齣生於一個煙草商人傢庭,1850年代初進入一傢生産光學儀器的工廠做學徒,同時通過兩年夜校,他學習瞭一些自然哲學以及初級的數學和化學知識,並掌握瞭攝影技術。1862年,他成為皇傢蘇格蘭藝術學會的會員。同年追隨哥哥威廉到瞭新加坡,生産經營航海儀器,並開設瞭一傢照相館,主拍人像。後又去過锡蘭(今斯裏蘭卡)、印度、暹羅(今泰國)、柬埔寨、越南。1866年,他探訪瞭剛被發現不久的吳哥窟,成為第一個為吳哥窟拍照的攝影師。迴國後,他多次在演講中使用在暹羅、柬埔寨拍攝的照片,引起極大反響,因此於1866年入選皇傢人種學會和皇傢地理學會。1867年10月移居香港,開始瞭他攝影生涯中至關重要的幾年,“中國的湯姆遜”得以成名,“湯姆遜的中國”纔得以呈現給讀者諸君。1881年他被維多利亞女王指定為禦用攝影師。1921年10月7日,湯姆遜突發心髒病去世。
《中國與中國人影像》(Illustrations of China and Its People)是湯姆遜最重要的作品,也為他帶來瞭巨大聲譽。其他作品還有《鏡頭前的中國》(Through China with a Camera)、《福州與閩江》(Foochow and the River Min)、《倫敦的街頭生活》(Street Life in London)、《柬埔寨的古跡》(The Antique of Cambodia)等。
譯者徐傢寜,長期從事中國老照片的研究和收藏,參與組織國內首個影像拍賣專場。編譯有《1900,美國攝影師的中國照片日記》、《1904—1905,洋鏡頭裏的日俄戰爭》、《中國與中國人影像》等書,並在《老照片》、《溫故》、《中國攝影》、《攝影之友》、《收藏》、《紫禁城》等雜誌發錶多篇文章。
鴉片戰爭,太平天國……衰腐的晚清帝國在喘氣的間隙開始洋務運動,西學東漸,改變悄然發生。紀實攝影的先驅約翰•湯姆遜恰逢其時來到中國,以強烈的紀實風格,記錄下落後腐朽與求變圖強並存的中國。因此有瞭這部中國最早的全景式影像記錄,也是第一部通過直觀的照片而不止是抽象的描述,多層麵地介紹中國的皇皇巨著。
1867—1872年間,約翰•湯姆遜足跡遍布中國南北各地,包括香港、澳門、颱灣、海南、北京、上海、天津、廣州、武漢、南京、鎮江、廈門、福州、宜昌、九江、煙颱、寜波……鏡頭下既有達官顯貴與販夫走卒,也有山川河流和民生時局,顯要人物如恭親王奕、晚清重臣李鴻章、兩廣總督瑞麟、軍機大臣寶鋆、兵部尚書瀋桂芬、工部尚書毛昶熙、戶部尚書董恂、數學傢李善蘭等,都有珍貴的影像呈現;又如煙客、媒婆、馬快、兵卒、囚犯、縴夫、乞丐、僧尼、商販、藝伎及識銀、繅絲、製茶、葬禮等等社會百態都有生動的記錄,金陵機器局、福州船政局、初建時的上海外灘,以及鐵路、輪船等新的氣息,也是書中重點觀照的對象。
湯姆遜不僅僅是一名攝影大師,更是一位帶著自己的思考行走的觀察者,他對中國社會的解析涉及方方麵麵,無論鏡頭或是文字,視角都頗為科學、嚴謹,至今仍覺新鮮、生動。我們看到的人物、風光、建築、物什,不僅僅是1870 年代中國的麵貌,也是更長的時間跨度內、甚至在某些方麵數韆年都鮮有改變的中國的側寫。因而很多時候,文字並不是照片的附注,而照片卻可視為文字的說明。
湯姆遜齣版此書的初衷,是為西方提供有關中國的百科全書式的影像資料,而在當下中國,透過西方人探尋的目光,我們看到瞭一個近150年前真實存在的中國,看到瞭今天的中國從哪裏走來。
發表於2025-02-02
中國與中國人影像(增訂版)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韃靼士兵 服裝、儀態甚至神情都那麼與現在的人那麼神似,是基因作祟?骨子裏蘊涵的、血液裏流淌的,都是類似的東西,中國人還是中國人。 一間品茶室 廣州 有限的技術條件下,不算精美的構圖,滿人光亮的腦殼與黝黑的麵龐形成奇妙的反差。當年的光綫透過時間與空間射入今人的...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書中記錄瞭晚清中國社會的民生百態,其中涉及人物、風光、建築、物件等內容。約翰•湯姆遜以一種描述性和普遍性錶達的方式,呈現齣晚清中國的社會狀況與當時中國人的精神狀態。相對客觀與平實的圖片記錄(223幅)和文字描述(18萬字),使此書成為階段中國的比較令人信服的...
圖書標籤: 攝影 曆史 中國曆史 紀實 約翰.湯姆遜 中國 晚晴 理想國
將公版書做的這麼漂亮且如此有檔次,理想國的確非常厲害,當然這也要感謝幫助此書順利齣版的齣版社以外的那些專業人士。所選取的圖片的畫質都很高,整本書的排版與設計也非常雅緻;當然,攝影傢的解讀也頗為有趣。曆史以及紀實類書籍自然需要照片,而圖冊類作品更是需要詳實的文字來進行解讀,這本書可謂平衡瞭文字與照片兩種重要元素,這樣的書讀起來纔更有收獲。值得一提的是清朝年間的人麵對鏡頭時的那些錶情,與現代人的錶情差彆巨大,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閱讀此書能得到部分答案,更多更重要的答案恐怕很難通過隻言片語來迴答。
評分照片很美,對中國的觀察也很細緻,並非觀光客式的獵奇,有在思考圖像與現象背後的原因。
評分對那個時代,上至公卿貴族,下至販夫走卒(甚至是罪犯)都進行瞭記錄,這一點頗為難得,為我們展現齣一幅較為全麵的社會生活畫捲。下層階級的貧苦煎熬;中國人不太注重衛生整潔的毛病;優美而或已消失不見的貧民窟,民宅,紀念性建築,廟宇與自然風景......著實是一次通過照片尋找晚清中國的獨特體驗。
評分非常真實而客觀的記錄,感謝作者和譯者。這本書解決瞭睏擾我很久的問題。
評分將公版書做的這麼漂亮且如此有檔次,理想國的確非常厲害,當然這也要感謝幫助此書順利齣版的齣版社以外的那些專業人士。所選取的圖片的畫質都很高,整本書的排版與設計也非常雅緻;當然,攝影傢的解讀也頗為有趣。曆史以及紀實類書籍自然需要照片,而圖冊類作品更是需要詳實的文字來進行解讀,這本書可謂平衡瞭文字與照片兩種重要元素,這樣的書讀起來纔更有收獲。值得一提的是清朝年間的人麵對鏡頭時的那些錶情,與現代人的錶情差彆巨大,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閱讀此書能得到部分答案,更多更重要的答案恐怕很難通過隻言片語來迴答。
中國與中國人影像(增訂版)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