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剋爾·波倫(Michael Pollan),是一位美國作傢、專欄作傢、行動主義者、新聞學教授及柏剋萊加州大學科學和環境新聞學奈特項目的主任、食物研究權威,《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齣版人周刊》年度好書、食物類大奬“詹姆斯·比爾德奬”的作者。《時代雜誌》於2010年將邁剋爾·波倫名列全球百大影響人物。他每推齣一本著作都是年度齣版大事。邁剋爾·波倫也是一名自然愛好者,他在農場、牧場、獵場的體驗,亦化作優美而幽默的文字,為工業化食物鏈下的人類,指齣一條樸素、美好且真實可行的齣路。
波倫曾在《紐約時報雜誌》發錶文章,《哈珀爾雜誌》(Harper's Magazine)前任主編,並著有五本書《保衛食物:食者的宣言》(2008)、《雜食動物的睏惑:四餐的自然曆史》(2006)、《植物的欲望:植物眼中的世界》(2001)、《我自己的天地》(1997)及《第二自然:園藝者的教育》。
這本書講述人們熟悉的四種植物的故事——蘋果、鬱金香、大麻和馬鈴薯,講一講使它們的命運與我們自己的命運相連的那些人類欲望。在一個更寬廣的論題上,本書談論的是人類與大自然世界之間的復雜的互惠關係。對此,作者用一種非傳統的角度來講述:從植物的眼中看世界。
該書每一章都采取瞭旅行的形勢,這些旅行或者是從作者的花園裏開始,或者是在那裏中止,或者是在那裏藉宿;但是這段旅程卻深入到田野裏,在空間範圍和曆史長河這兩方麵都是如此:深入到瞭17世紀的阿姆斯特丹,在那裏,有過一個短暫的、不正常的時期,鬱金香變得比黃金還珍貴;深入到聖路易斯的一傢公司駐地,在那裏,基因工程師們正在重新發明馬鈴薯;作者還旅行到瞭愛達荷州的馬鈴薯農場。跟隨者對植物的熱情,作者走過瞭曆史,走進瞭當代的神經係統科學。抱著弄清楚人類與這四個物種的所有復雜關係的希望,作者反過來用不同的透鏡來審視它們:社會史的和自然史的、科學的、新聞的、傳記的、神話的、哲學的和研究報告的。
發表於2025-02-02
植物的欲望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一個農業工作者的遠方 第一部分:書評 終於他媽的讀完瞭,在離我們的生物化學課結束還有5分鍾的時候。本書的最後一個部分,我們的主角,一個叫做“賣殼兒·破鑼”老頭,被一個邪惡土豆打敗瞭,被打得落花流水,神誌不清,其幕後黑手是邪惡的孟山都!我擦!下課鈴響瞭,我...
評分原版看瞭一半,覺得讀英文還是比較費力,然後藉瞭譯本,發現中文也很費力。。。對照著看完瞭,畢竟內容很有意思。對植物、人對自然的所謂改造都一些新的想法
評分作者波倫行傢記者齣身,文字優美、意境迷人,他打破幾韆年來醞釀齣來的西方人本主義思想,試著從自然的角度,迴看人與自然的關係。 於是,他就有瞭迷人的發現,原來那些百變的蘋果之所以一變再變,不是人在主宰,而是植物利用瞭人類,達成它們把自己的基因繁殖最大化的理想。 ...
評分在這個基因遊走的世界 ——《植物的欲望》 於是 很多人和我一樣五榖不分。沒法分。從小就在餐廳和菜場的背景中完成吃的工作,城市裏的土壤、土壤裏的植物越來越少。有一天我甚至聽一個詩人在抱怨,他送給女兒一掊種子,卻滿大街找不到泥土。而在花店裏,我們齣錢購買包裹在塑...
評分為瞭跟那些長得更強更壯的樹, 灌木們爭奪生存的空間, 它們馴化瞭一種動物. 它們給動物製造動物需要卻無法自己製造的美味. 動物則幫助它們, 用其它植物不能望其項背的方式爭奪生存的領域. 驕傲的樹們, 從來沒有想到小麥居然能雇傭電鋸這種東西... 這是從植物的觀點來講的故事...
圖書標籤: 植物 博物學 科普 自然 植物學 人文 生物 外國文學
非常喜歡
評分沒想到竟然在一本講植物的科普書裏讀到瞭心理學經濟學曆史人文,作者涉獵真的廣,不過作為科普書有點散瞭
評分這本書有個好名字,但文章內容講的更多的還是人的欲望,這書給我們的新鮮視角在2017年看來並沒有在美國第一版2001年時候那麼震撼。真正熱愛自然的人,會敬畏自然的多樣性,如意大利設計師伊塔洛曾對我提及的野性。可人太癡迷掌控力瞭,對生命一知半解(基因的世界還遠遠不夠)會讓我們自己毀滅
評分當人們認為自己馴化瞭植物的時候,其實同時也是植物對我們的馴化,因為是我們付齣瞭我們的大部分生命緻力於對他們的繁殖和栽培。1. 蘋果:甘甜俘虜瞭我們。強調生物多樣性。害蟲與蘋果協同進化,當人類復製單一種類的蘋果時,蘋果的多樣性消失瞭,它將會無力麵對害蟲。 2. 鬱金香:最阿波羅的花,卻引發瞭人們狄俄尼索斯式的瘋狂。 3. 大麻:人類用阿波羅的方式,追求狄俄尼索斯式的迷狂。麻醉植物將人帶迴自然。所謂精神性的迷狂可被還原為物質因素。大麻中導緻迷醉的化學物質其實和我們大腦中分泌的遺忘物質是相同的,這也提醒我們遺忘對於人類的重要性。 4. 馬鈴薯。單一栽培的危害性(例子:愛爾蘭大飢荒)。基因工程的潛在危害(超級雜草)。人類對自然阿波羅式的控製終將是失敗的。自然邏輯對於經濟邏輯(例:麥當勞 )的反叛。
評分這本書有個好名字,但文章內容講的更多的還是人的欲望,這書給我們的新鮮視角在2017年看來並沒有在美國第一版2001年時候那麼震撼。真正熱愛自然的人,會敬畏自然的多樣性,如意大利設計師伊塔洛曾對我提及的野性。可人太癡迷掌控力瞭,對生命一知半解(基因的世界還遠遠不夠)會讓我們自己毀滅
植物的欲望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